建窯簡史(三)
建窯黑釉器的釉色,其特點是帶有一種很深的紺黑色,即蔡襄《茶錄》所指的紺黑紋如兔毫。有些也多少帶有一些褐色、醬色或其它顏色 。由於釉中並排地呈現著褐色(或鐵銹色)的筋脈,如兔毫毛,古稱兔毫斑,這種特殊釉的燒成,說明我國瓷器工藝到了宋代已達到此相當成熟的階段。
建窯黑釉器是以黑色為特征,但也雜有一些其他顏色(可能窯變),如褐色、灰色、深綠色、米黃色等。而非完全真黑 。黑色、紫色 或褐色中帶有兔毫斑紋。
這些釉色的碗,其外底部都露著「灰黑色胎骨」,且所施釉料較厚 ,並采用正燒法,故內底部釉料多凝聚,外底部釉料則往底部流淌,即釉料下垂,形如淚痕,這也是建窯黑釉器的特點。
建窯黃釉器的胎質,有粗有細,顏色有黑色或紫黑色、灰黑色、紅褐色等。其特點是鐵質原料的應用。至於出現其他顏色質地的胎骨,是采用別種原料 或是燒窯變化的關系。
如紅色黏土等。黑釉器的胎體因含鐵質,故顯得十分粗糙,但卻異常堅硬。這又是堅硬黑釉器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