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的興起和衰落
盞,早就已經是一個不再被人經常提起的詞,如同它所指的器物在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被人使用一樣。求諸字典:盞是指小而淺的碗。那麼何為建盞呢?建盞,是專門指福建建窯燒製的瓷器茶盞。此類盞,一般來說,闊口小足,胎體厚重,瓷胎質地粗糙,盞的外壁下部和足底因不施釉而胎體外露。
建盞的瓷胎和釉料同樣產於建窯所在地——建陽,由於含鐵量較高,瓷胎又比較厚,露出的胎體呈灰黑色,俗稱鐵胎。它的釉色則呈烏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調。
一、興起
建盞的鼎盛時期是在宋朝,終南北兩宋之世,建盞一直是飲茶器具的極品,貴戚權門競相追逐,文人雅士吟詠把玩。建窯燒瓷資源豐富,閩北連綿的群山提供優良燃料。製胎所需的紫金土遍地皆是,取之不盡。再加上人文要素的偶合造就了建窯的數百年興盛。可以遙見當年窯煙四起,窯火熊熊通宵達旦,人生喧沸,窯工四處來,器成天下走的境況。建盞興起的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1.「點茶法」興起和流行是建盞發展的基礎
中國茶盞演變唐代尚青、宋代尚黑、明代皆白、皆出自對應茶法演變所需。唐宋之際,中國人的飲茶方式出現了變化。《仕女圖》中展現的,陸羽《茶經》中所描述的、將茶餅放入釜中加進佐料同煮的「煎茶」法過時沒落了,繼起全面流行的,是北宋書法家蔡襄在《茶錄》中記載的「點茶」法。並以點茶法為基礎引申出多種形式和不同場合的「鬥茶」,各種商業形式的的「分茶」等多彩繽紛的茶事活動。
2.北苑貢茶興起以及蔡襄等士大夫大力推動下成就了建盞貢盞地位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在北苑(建州市建安縣)設禦焙,製作龍鳳團茶上供。北苑貢茶名聲鶴起給建盞發展帶來契機。建盞和建茶同屬一地,地理人文關系千絲萬縷。茶是碗中之物,離開碗將無所依存,建茶在尋找最能夠體現自我的道具。好馬配好鞍,建盞和建茶一起「年年號供禦,天產壯甌閩」。
北苑建茶和建盞成名亦得益人力的推動。慶歷四年,蔡襄調任福州知州,慶歷六年秋改任福建路轉運使,有督辦貢茶的任務。蔡襄巡視北苑禦茶園,所用茶盞即兔毫盞。他認為這種茶盞極優。皇佑三年(1051),蔡襄被召回京復職。其撰寫的《茶錄》一文為品茗鬥茶者接受。在宋徽宗的《大觀茶論》之前,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米芾等在詩賦中對建盞已多有褒獎。後《大觀茶論》一出,建盞供禦地位確立。
3.建盞是實用性和審美思想完美結合之典範
史學大師陳寅恪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同樣宋代社會審美達到極高高度。以朱熹為代表的宋代理學,以儒家融合佛道二家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觀念就是窮就事物之理。宋代美學具有尚意主韻,淡雅為美,以俗入雅的重要特征。「天人合一」,「製器尚象」造物觀使宋代之器盡顯生動形象和含蓄低典雅的美。
而建盞在體現這一思想具體表達出簡約、自然、平淡、含蓄、雅致、悠玄等內容信息。建盞達到了美與用的完美結合,是實用性和審美性兼備的典範之作。
二、衰落
建盞隨著寵幸過它的那一代人的離去沒落了,馬背上長大的新一代帝王既無心於鬥茶之趣也享受不了分茶樂。
自蒙元以降,飲茶方式的演變使點茶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到了明朝,點茶最終為沖泡茶所取代。點茶的失勢也導致了建盞的式微,隨著建窯逐漸改燒青白瓷,黑釉建盞的爐火在明代終至熄滅。曾經被上至皇帝,下至引車賣漿者流珍愛的建盞,就這樣在歷史中悄然隱身。可以想見,離開了鬥茶的一只只名貴建盞,紛紛在酒肆中、筵席上、湯盆邊粉身碎骨,隨後被棄之溝渠,煙消雲散。
不知算是幸運或是不幸,東鄰日本仰慕學習中華文化的同時,也繼承了點茶這種風雅之事,並逐漸在日本形成一種近乎宗教的「茶道」,而建盞,在彼處仍然是茶道的主角,且由於中國建窯的停產,使存世之盞盡數成為絕品。而在日本流傳至今的建盞精品,大多數已高踞於各大美術館的展位上,供人瞻仰,更有名品被列為國寶。
建盞和其他黑釉茶盞,最早大多由日本留學僧人與點茶一道攜帶回國。在日本古文獻中,建盞與其他中國黑釉盞有明確區分。因留學僧人多在臨安城外天目山上的寺院中學習,對於不明產地(或無須關註產地)的黑釉茶盞,在日本便有了一個籠統的名字——天目盞。到了19世紀以後,「天目盞」的概念已經包括建窯系、吉州窯系茶盞以及其他所有束口、深腹、高圈足茶盞了,天目成了一個茶盞品種的名字,不論它產自中國還是日本。
三、復原
建窯的爐火重燃,得益於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富足使得傳統的飲茶風習重新紅火起來,文化的復興也讓人們開始重視自己民族的文明以及各種傳統習俗。近些年,建窯遺址出土了大量兩宋遺物,對於民間的開掘,國家管理部門並不加禁止。大量的出土,形成了一個不小的窯址建盞市場,也促進了其在飲茶愛好者中的流行。
由於建盞的紋樣是在高溫窯火中,因釉面自然流動而形成的花紋,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完全相同的兩只,每只盞都是孤品,都值得品讀、把玩、收藏。
有人說用建盞飲茶,看不到茶色,不適合現在的泡茶方法。誠然,黑釉盞中的茶色不易分辨,而且茶盞的體量似乎也略大於一般茶杯,但黑釉茶盞有獨到的優點——可欣賞茶盞中的氤氳霧氣。斟茶入盞,水光搖曳,霧氣蒸騰,如真似幻,這是任何青白瓷杯中不可得的佳景。
對建盞的這種喜愛是一種情懷。如果建盞在手,喝茶時便不只是茶。香氛氤氳中,得一刻閑暇,捫摩宋物,可思接千古,可吟哦詞章。突然間,會意識到800年前,歷史上耳熟能詳的巨匠們也是擎著這樣的器物,品茗啜湯,俯仰天地。數百年間,建盞失而復得,窯火重生,是建盞的幸運,也更是今人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