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鬥茶必備:宋代的工藝奇跡建盞
建盞歷史
宋,是一個現代文人多有羨嫉的時代,昔時雅士與友人品茶論道、琴酒詩歌,多得自在,甚至有個不專心做皇帝勤於政務,卻醉心於藝術雅玩的宋徽宗,而且玩得有聲有色,不僅在書法上創造了獨具一格的瘦金體,更是憑著對茶的喜愛,對茶道做了反復研究,最後將所得寫入《大觀茶論》,其中「點茶」一篇,見解獨到,論述尤為精彩,給世人用文字演繹了最標準、最雅致的點茶法。
所謂點茶法,「點」就是用沸水將茶末點化成茶湯的意思。點茶的程序需要先從茶餅上取下一塊,用密紙包住,從外面加以錘搗,然後再用茶碾碾碎,過篩後就開始煮水,待水沸後稍等一會,再去沖點,可以保證茶味甘甜,而接下來的點茶需要在茶盞中進行,取定量的茶末於盞中,註入少量的水將其調成膏狀,再用更多的水沖點,一邊註水一邊用茶筅攪動,叫做「擊拂」,這時茶面上出現乳白色的浮沫,浮沫的顏色和持久度成為衡量茶品好壞的標準。在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貢茶製度,貢茶產地需要一種方法來評定茶葉的品位高下,根據點茶法的規則特點,逐漸發展形成了一項有趣的競賽——鬥茶。
宋代鬥茶成風,整個社會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皆是鬥茶的發燒友,在建安貢茶產地尤甚。大書法家蔡襄的茶學專著《茶錄》中有段提到建安的鬥茶:「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者為絕佳。建安鬥試,以水痕先退者為負,耐久者為勝。」也就是說,點茶後在茶面上形成的浮沫,以色白和泡沫持久為優。有趣的是類似現代在咖啡的泡沫上做畫一樣,宋代文人在分茶的過程中,也會通過巧妙的攪拌,在茶沫上畫出禽獸魚蟲、山水人物的圖案,更有甚者可以在茶沫上作詩,稱為「水丹青」,蘇軾就曾寫詩稱贊分茶技藝高超的謙師和尚:「瀉湯奪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由於宋代茶色尚白的傳統,所以建安地區產的黑釉茶盞不僅利於觀察茶湯上面的浮沫,更是襯托茶色之白最好的器具。
建安的黑釉茶盞始燒於五代末北宋初年,起初以燒造無斑紋通體烏黑的茶盞為主,稱為「烏金釉盞」,當時只在建安產茶地區流行,北宋初年,朝廷把建安地區劃為貢茶產區,建立了北苑茶園,黑釉茶盞也被專門進貢給朝廷。隨著宋代茶文化的不斷發展,北苑茶園成為了當時全國最大的貢茶產地,產品層出不窮,以追求沖泡後的茶湯色白為佳,常以「似雪」、「勝雪」贊之。這種獨特的茶文化極大地帶動了黑釉茶盞的燒製,茶盞的新品種也不斷被燒製出來,除了烏金釉盞,後來燒製的兔毫盞成為當時最流行產量最大的建盞品種,這點可以從建盞窯址出土的大部分是兔毫盞得到證實。
宋徽宗曾在《大觀茶論》中提到:「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意思便是建盞以青黑色為貴,最好是帶有月光下兔毫的光澤,就是所謂的兔毫盞。
建盞的工藝
事實上,建盞的燒製地點與宋代最大的貢茶產地都是在武夷山下的建安,無獨有偶,在紫砂興盛的明代,宜興附近的陽羨山上同樣也出產聞名天下的陽羨茶,似乎燒製有名茶具的地方,總有一方名茶在其左右,茶具因茶而生,茶因茶具而更顯其真味,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那麽,是北苑茶園和鬥茶的盛行成就了建盞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的,因為在距離建安不遠的江西邊境,吉州窯也盛產黑釉茶盞,但在當時的名氣卻遠沒有達到建窯的高度,或許正是因為那裏沒有類似建安那樣的茶文化和大眾化的鬥茶習俗。
在作坊的一個角落,我們看到了燒製建盞的瓷土,顏色紅中帶黃,聽說,瓷土是用四種不同的土配製而成,含鐵量很高。超過1300°高溫燒製好的胎骨厚實堅硬,叩之有金屬聲,俗稱「鐵胎」,含砂粒較多,露胎處手感較粗糙。
房間裏擺的幾個陶缸是用來製作釉水的,釉料剛采回來的時候有點像一塊塊普通的礦石,在水中浸泡慢慢軟化成漿狀,過濾掉殘渣,加入草木灰等一些其他配料就成了釉水,這個過程要很長時間。但我們比較欣賞和喜歡這種原始的配釉方式,建窯之外的建盞手藝人,基本都使用化學釉,燒製出來的建盞缺少傳統釉料建盞的古樸之美。
做好的釉水顏色偏紅,黏性強,屬於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備燒成黑釉的基本條件,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高溫中流動性強,低溫時結晶生成各種奇特的斑紋,斑紋在不同光線下色澤和明暗也不同,變化豐富,非常美。施釉時,用手捏住圈足,胎體倒置斜著侵入釉水,在釉水中停留一段時間,讓釉水滲透進胎體,直到胎體掛上足夠厚的釉。吳師傅直接用陰幹後的胎體施釉,而不是常用的先低溫素燒後施釉再高溫燒製的做法。這點做法也比較傳統。
陶瓷製作被形象稱為「土與火的藝術」,在前期的瓷土製作、成形、釉水配製、上釉等充滿手藝人手工痕跡的工序之後,就進入燒製環節,這個環節手藝人不能直接控製,而是通過控製窯爐的溫度來控製火候,從而影響最終的燒製結果,可以想象結果是充滿不確定和未知的,進窯的時候懷著滿滿的期待,希望燒出滿意的作品,有時候遂願了,有時候由於前後溫度控製不好,雖然只差一點點,但出來的結果不甚滿意,甚至全部燒壞了,更有甚者覺得天氣和環境溫度也會影響燒製的結果,古代采用龍窯燒製,這點應該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大部分手藝人采用電窯燒製,溫度可以精確控製,但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沒辦法保證成品率,手藝人只得反復嘗試,摸索出規律,提高燒製成品率。
師傅為了燒出他心中認為好的兔毫盞,基本每天一窯,但大部分都是不滿意的作品,久而久之就堆滿了整個樓面。很多要求不是很高的客戶,向師傅買盞就直接上樓頂自己挑。
燒製的兔毫盞和宋人燒製的頗為相似,他的目標是燒製出幾乎可以亂真的兔毫盞。兔毫盞在宋時是最具代表的建盞產品,在黑釉中透露出均勻細密的斑紋,因形狀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纖細柔長而得名,有「銀兔毫」、「金兔毫」、「藍兔毫」等。其中以「銀兔毫」最為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