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炳盛大師的建盞要如何養彩?盤點幾個小細節,祝你彩運連連
蔡炳盛,建盞非遺傳承人,是油滴盞遐邇聞名的燒製大師。
蔡炳盛燒油滴盞註重斑點,不管斑點大小,個個厚實飽滿,邊界清晰,銀光熠熠,
質感特強。
蔡炳盛油滴斑點的風格自成體系,養盞發燒友一看到他獨特韻味的油滴盞,恨不得
立馬拿下回家沏茶泡盞。
油滴斑點的形態林林總總,數不勝數,但我從燒成形態上來劃分油滴斑點的種類。
油滴斑點燒成過程是這樣的:當窯溫到達一定溫度,釉面成液狀,氣泡出現,無色
透明的結晶從氣泡口流出,接著分解形成一顆顆的結晶顆粒,成為斑點的初始形態
。
結晶顆粒逐漸由透明立體渾園狀向不透明扁平金屬片狀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斑點
,然後,金屬片狀斑點的顏色從不透明的乳白色開始變化,直至變成銀白色,最終
斑點消熔消失。
根據斑點生成特點,將油滴斑點形態分為二大類:晶體狀斑點和金屬片狀斑點。
由於大多數的油滴盞追求燒出金屬爍亮光澤的斑點,所用窯溫高於晶體狀斑點的溫
度區間。
所以,晶體狀斑點的盞不常見。但窯中復雜的小區域溫差,許多油滴成品盞的局部
位置,可以找到各種形態的晶體狀斑點。
燒油滴盞追求的目標是銀滴盞,銀色斑點養盞時極其難養,養出彩光也是冷高美的
淡彩,凝重冷峻的斑點金屬面上時不時泛出淡淡的彩光,韻味獨特,非常適合把玩
觀賞。
養盞要挑金屬片狀斑點剛剛形成時期的油滴盞,比較好養,如果要養老斑點燒到即
將消熔的油滴盞,相對難度大得多,但環肥燕瘦,各有所愛,不少愛好者知難而上
,就喜歡挑銀滴盞來養。
飽滿厚實的油滴斑點是蔡炳盛油滴盞的主要特點,並且斑點是朝銀斑為定位方向燒
製,這種燒製情況下,成品盞的斑點結晶通常進入金屬片狀斑點的後期階段,所以
,養蔡炳盛的油滴盞要有出淡彩的思想準備。
蔡炳盛以斑點為特色的盞不需要喧賓奪主的濃彩,只要有神來之筆的絲絲淡彩反而
更加突顯斑點的至高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