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典型特征
建盞是以氧化鐵作為主要著色劑的瓷器品種,它是從青瓷派生出來的。3000年前的商代,我國已燒成原始青瓷。至東漢時期,浙江上虞、寧波、慈溪等地,在燒製成功青瓷器的同時,也燒成部分黑瓷。
到南朝、唐代,浙江越窯系統的瓷窯,在大量燒造青瓷的同時,仍然生產一部分黑瓷。長期以來黑瓷以它樸實無華的釉色、實用的造型,散步於生活的每個領域,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關註。
宋代建窯的出現,把黑釉瓷器的生產推向了歷史的高峰,令人刮目相看,無論胎釉、造型、花紋都開辟了實用功能與藝術欣賞的嶄新天地。
宋代建窯的建盞,以碗類占絕大多數,宋代文獻稱之為甌或盞,統名「建盞」。按甌的本意是碗,盞的本意則是比碗小的器皿,或者說是一種小碗。通過對已知的所以建盞的整理分析,具體可分為三種:大型碗,口徑15厘米以上;中型碗,口徑在11-15厘米之間;小型碗,口徑在11厘米以下。
讓陸遊欲罷不能的茶盞——
如何用詩句表現建盞之美(完結篇)
如何用詩句表現建盞之美
(三)蘇東坡與蘇門學士談盞論茶
如何用詩句表現建盞之美
(二)歐陽修與好友的茶、盞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