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盞這麽火,為什麽沒落了800年?
建盞創燒於晚唐五代時期,興盛於兩宋,上至皇帝士大夫,下至青衣百姓,宋朝是全民飲茶啊。
他們喝茶不像現代「沖泡法」,而是極為講究的「點茶法」,對喝茶的環境、禮儀、操作方式等均有
規範,這些從日本茶道可窺探一二。
可是,1279年,建盞的命運發生了變化,開始在歷史的波濤中飄搖。
1279年,蒙元滅宋。北苑禦茶園和建窯都受到波及。元成宗大德初(1297年),因戰亂等打擊,於武
夷籌建禦茶官焙,以替代北苑。大德六年,禦茶園正式移置武夷九曲溪旁,北苑則交給建安縣地方官
府營辦。
根據水吉建窯遺址營長乾窯場的發掘證據, 元代初期,建窯有改燒青白瓷的跡象,黑釉盞或未完全停
燒,但已步入衰落階段,和兩宋專燒黑釉盞的情盛況已不可同日而語。
600年前的海淘奢侈品
不過元代建盞依然沒有從中國的歷史舞臺上銷聲匿跡。
元末明初的文人陶宗儀還曾撰詩雲:越箋題句披蟬翼,建盞行茶沃兔毫。
近年來,國人越來越熱衷於從國外海淘奢侈品,找代購、找轉運,甚至親自去國外人肉帶者都不少。
然而在古代,情況正好相反。
1975年,朝鮮半島西南部新安海域發現了一艘中國的元代沈船,造成轟動。該船被明確認定為1323年
從我國寧波港起航,開往日本的商貿船,被簡稱為新安沈船。
這搜商船可不簡單,這從船上出水的建盞,可以說是古時候「日本人從中國海淘奢侈品」的實例。
據記載,船上出水多只建盞,以束口、撇口的兔毫盞為主。 胎土、釉面兔毫結晶都具備典型的南宋建
窯特征, 有的盞沿有缺損,有的盞沿特意鑲銅扣,多數碗底有使用過的劃痕。
新安沈船出土的建窯黑釉盞
▼新安沈船出水的一只盞沿有缺的建盞,這只盞曾於浙江省博物館展出。
元代時,飲茶習俗改變,建窯黑釉盞也已停燒。綜合來看,這些盞在上船之前,就已經是舊物,年代
應為南宋。
這些舊盞是被細心包裝後裝船的,有一只建盞還被特意放在圓筒狀的木盒裏(見下圖),顯然貨主將
其作為上品來珍藏。這說明船上的建盞即使殘缺、有使用痕跡,毫紋也並不出眾,也還是攔不住大洋
彼岸買家的收藏之心。
▼新安沈船出水建盞與木盒
▼新安沈船出水建盞
宋元時期,日本的皇室貴族對中國產的瓷器絲綢等商品求之若渴。他們稱這些來自中國的寶貝為「唐
物」,貴族都以擁有「唐物」為榮。
由此看來,元代並非建盞燒製技藝命運的終點
那建盞到底為何斷代800年?
如果說宋徽宗是推崇建盞的「段子手」,朱元璋就是那真正給建茶和建盞致命一擊的「劊子手」了。
這故事也需要慢慢道來……
話得說回到宋朝,當時,宋徽宗趙佶在內,王侯將相乃至平頭百姓,無一不對鬥茶一事樂此不疲。有
「皇帝一盞茶,百姓三年糧」之說,可見鬥茶所用茶葉需大量人力物力采摘製作。
明初,國家經過長期戰亂已民不聊生,朱元璋出身貧苦,對權貴的浮華生活看不慣,如此奢靡之風是
新興的統治者所不能忍受的。
所以,1368年,朱元璋滅元,建明朝,年號洪武。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朱元璋下令罷造龍
鳳團餅貢茶。
這是一個什麽命令呢?簡而言之就是:朱元璋一道命令下來,也就是三禁止,禁止大盞、大壺喝茶,
禁止使用茶餅,禁止喝抹茶。上到官僚,下到百姓都必須遵守。
清蔣蘅《記十二觀》述:「元時武夷興而北苑漸廢」。
明時北苑盡廢。 建安北苑貢茶從五代閩國龍啟元年(933年)設禦焙, 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罷造,歷經四個朝代,二十六位皇帝,進貢朝廷持續達458年。
建盞是為茶而生的器物,與建茶一同進貢,一同興盛,一同衰微。建茶罷貢,民間飲茶習俗也徹底改
變,散泡法全面替代點茶法,建窯也徹底斷燒建盞。
當然還有其它各種方面的因素,明朝的製茶技術實現了從蒸青到炒青的巨大飛躍,炒青茶無論在香味
、滋味和飲用方式都遠遠超過以前的蒸青茶。
而這炒茶技藝的發展也促進了茶道走入尋常百姓家,飲茶方式也隨之越來越日常便利。這也導致了過
去的「鬥茶」逐步淡出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舞臺。
當然了,物極必反,盛必慮衰。文化遺產的存續,從來沒有什麽理所當然。這也是我們需要保護和繼
承文化遺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