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的美在釉色 貴在線條
當我們在欣賞建盞的同時,因為每個人的神滅都不同,不同人有不同視角。有人覺得建盞本身就很美,如黃庭堅詞雲,研膏濺乳,孫建興的金縷鷓鴣斑;有的人會覺得建盞在使用的時候很美,如歐陽修詩雲停匙側盞試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那麼建盞的美是在釉色,貴在線條,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來講解下。
其實兩種說法都對。
建盞器物之美的巧妙就在於每一處線條,都將裝飾性與實用性高度統一不增不減,恰如其分。而它的釉色之美,亦離不開線條
建盞釉料很特殊,是由純天然的草木灰+含鐵量較高的紅色粘土+優質礦土形成的,在燒製過程中氣氛還原的時間,溫度的變化都能產生不同的筋脈和色彩,建盞成品的釉面會呈現兔毫,油滴或曜變等斑紋,溫潤晶瑩,具有典型中國民族風。
一只好盞在握,手掌之間,或金或銀、或藍或紫、千變萬化,時間一長,對把玩者的鑒賞眼力自有提升。而且,一把再平凡不過的土經過窯神之手脫胎換骨地成為一只好盞,身價倍增人前顯赫,但它卻是易碎品,稍不留神打碎,曾經的富貴也就跟著煙消雲散了。
在當代,建盞的造型千姿百態,斑紋變化多端,但美感的標準則依各人的審美涵養而有所不同。你愛滴滴分明的油滴盞,我愛立體感十足的兔毫盞,誰也不用委曲誰。所以建盞孰優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建盞的造型從尺寸、比例、韻律等諸多方面進行設計,線條求正不求奇、造型簡潔,其恰到好處的尺度把握,成就了建盞獨特的美。
建盞善於運用簡潔的線條來勾勒其整個外部輪廓,線條曲直變化,剛柔並濟。曲和直和諧的共處在同一整體之中,直使得器形挺拔,曲使得器形豐滿。線條細膩流暢,建盞工藝師用其高超的、恰到好處的技藝,形成了質樸、含蓄、內在美的器物。
建盞器形的線條如倒三角,給人以穩重的感覺,挺拔、向上、簡潔,創造了沈靜素雅的美學風格。引得不少文人感嘆道:「這種小小的黑碗,輕盈而優雅,亭亭玉立,充滿了文人氣質」。
建盞,斑紋千變萬化,有立體感,層次感,並有明顯的金屬感,色彩隨光線的強弱而突變。細細品味,其釉色如同宇宙星辰、深邃神秘,冥冥間如有神在,讓您感受那靜謐低調之美。其品質勝於幽蘭,高貴素雅,飽含中國文化精神,也與茶的品性相符。
黑釉的單純與窯變的紛繁形成對比,其背後蘊藏的是一種和諧自然、樸素玄妙的審美情趣,是雅與俗、巧與拙雙重藝術性的成功表現。建盞這種簡素古樸之美與生俱來就和禪意的境界有著一種天生的默契。
建盞器型小,釉色黑,斑紋隱,趨向無形無色。但「樸雖小,天下不敢臣」。濃縮的才是精華。日本作為國寶收藏的中國自古以來的8件陶瓷藝術品中有4件是建盞。這一沈重的歷史事實印證一條普遍的真理:形色不會永恒,不朽的是樸。易生易滅是無情的自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