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兩宋的輝煌
兩宋時期,是中國藝術史的一個關鍵時期。彼時陶瓷業、茶業都有裏程碑式成就。
在宋朝君主、高官的帶領下,宋代人酷愛點茶、鬥茶,高朋滿座之時,除以詩文唱和之外,常以鬥茶為樂,鬥茶首選茶器,就是建盞。
北宋名臣範仲淹在與同僚章岷(浦城人[註1])鬥茶時有詩《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曰: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註2]
……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註3]
鬥余味兮輕醍醐,鬥余香兮薄蘭芷。
[註1].浦城縣,福建省南平市轄縣,宋屬建州,位於福建省最北端,閩浙贛三省交界,與建陽、武夷山、浙江龍泉毗鄰。在浦城北郊仙陽鎮發掘的貓耳弄山商代窯群,含迄今為止所知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龍窯。
[註2].建州北苑,是宋代貢茶產地,為了給天子進貢最好的茶品,必先比試茶的質量。在實用之余,鬥茶亦發展成茶客之間的娛樂項目,風靡於貴族和平民之間。
[註3].紫玉甌指建盞,鬥茶除茶的品質外,還講究水質、器皿、手法的優劣。如無好器,難點好茶。
建盞成為宋代最受推崇的茶器,離不開它的藝術性、功能性、稀缺性。
藝術上,它將黑釉瓷的裝飾藝術發揮到極致,以自然的高鐵胎釉,燒成變幻莫測的結晶斑紋,功能上,它保溫效果好,造型穩重簡潔,且精品萬中無一。
蔡襄對建盞的評價是「出他處者,皆不及也」——建盞的成功,其他窯口的產品是無法復製的!
而驚才絕艷的藝術家兼不稱職皇帝宋徽宗同誌在所作《大觀茶論》中則認為「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好的茶盞,就應該是建窯兔毫盞的樣子。
他還在《宮詞》中贊道:「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意為以兔毫盞飲建溪茶餅,能令美人陶醉。
《宣和(徽宗年號)遺事》記載
「夏四月,燕蔡京內苑,輔臣、親王皆與。……又以惠山泉建溪異毫盞,烹新貢太平嘉瑞茶飲之。」
亦可以證明當時建盞已經作為禦用茶具。
皇帝之外,還有許多建盞的粉絲。南宋詩人楊萬裏在《以六一泉煮雙井茶》詩中贊:
「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
陸遊被貶至武夷時,時常接觸建盞,他也對建盞十分欣賞,於詩《閑中》贊其:
「活眼硯凹宜黑色,長毫甌小聚香茗」,盞雖小,卻足以匯聚茶香。
建盞不僅是禦用茶器,也是國民茶器。從陽春白雪到下裏巴人,從貴族名士到販夫走卒,都將建盞作為茶具的首選。
建盞的第一世,是天之驕子的一世。但這樣的輝煌,為何在如今的中國,似乎看不到太多影子?
有道是物極必反,盛必慮衰,趙宋雖然是中國歷史上藝術文化的高峰(有些學者甚至認為是最高峰);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陳寅恪
但趙宋也是建國之始,就對前朝(唐)的領土繼承不完整,埋下種種隱患的一朝。
北宋亡於靖康,南宋亡於崖山,家國之恨,尚且意難平,何況一個茶碗?
嗚呼哀哉!曾經風靡全宋的第一茶器,在南宋滅亡後不到2個世紀,就從「天下誰人不識君」淪為殘片碎瓦。反而是日本人依然求之若渴,將其奉為至寶。
日本官方認定的國寶級文物中,瓷器只有14件,有8件是中國瓷器,8件中有4件是宋代建盞,含3件曜變盞,1件油滴盞。
這些國寶級建盞,都是宋代流傳到日本,之後被當權者、貴族、僧侶悉心保存,傳承至今的。日方把古時中國流入日本的舶來品稱為「唐物」。
從數量上看,光是建窯一個窯口的瓷器,就占了日本國寶瓷器的28.5%,更是占了日本國寶瓷器中「唐物」的半壁江山。可見宋代的「中國製造」,在外國看來,是質量的保證,是珍寶的代名詞。而建盞,則是「唐物天目」中的佼佼者。
近現代的重生
雖然明初朱元璋廢除點茶之後,建盞沈寂多年。但它的藝術價值,不因點茶的興廢而轉移。作為瓷器本身,依然令人驚艷。
1935年,美國人詹姆士·普拉瑪受到日本的影響,尋找到他們驚為天人的黑釉茶碗的故鄉——水吉鎮。
普拉瑪氏將相關成果發表在英國《倫敦新聞畫報》後,在歐洲、美國都引起轟動。可惜當時民國政府自顧不暇,並未對建窯采取相關措施。
▼普拉瑪《倫敦新聞畫報》剪報
新中國成立以來,建窯得到專業考古隊的發掘研究,建窯建盞燒製技藝,也得以大部分恢復繼承。
社會經濟也在快速發展,民眾的精力終於可以從解決溫飽轉向精神追求。廣大茶文化愛好者和收藏愛好者,在閱盡千帆之余,也逐漸開始被風格獨特的黑釉瓷明珠——建盞吸引。
▼建窯黑釉兔毫盞,宋,高5.8cm,口徑12.8cm,足徑3.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據筆者了解,目前建窯故鄉水吉鎮和周邊城鎮已經有兩千多家從事建盞燒製的手藝人,產業越來越興盛,說明市場越來越大。
建盞的研究和復原,是考古學家、歷史學家、陶瓷學家和最早一批手藝人通力合作的結果。建盞文化的繼承和復興則需要廣大建盞人,包括建盞工匠、建盞玩家和建盞媒體、建盞研究者一起努力。
而2017年金磚會議出現建盞的身影,也證明這努力得到了更多的承認。
國家興則經濟興,經濟興則文化興,文化興則建盞興!
如果在一個人們連溫飽都成問題的年代,根本無暇顧及建盞這一成品率低也較難看懂的茶碗。經濟富足,才能建設精神文明,建盞才能重新繁榮。
建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中華文化復興,建盞方能復興!建盞在近現代的重現,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久別重逢。能親眼見證建盞的回歸,是建盞人的榮幸。
建盞並不只有歷史
建盞在宋代的成就可謂高山仰止,完全繼承它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輕巧事。
現代工藝師一步一步溯本求源,希望能恢復它的全貌,並在此基礎上達到更高的藝術成就,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兔毫、油滴,目前商品化的現代仿燒盞有蠻多可圈可點的產品,但是還有很多難題並未攻克。可是這條路再漫長、再艱難,都要有人去走,要堅持,才會有希望!
就算是已經成熟的油滴、兔毫燒製技藝,也要不斷鉆研、不斷進步。
建盞的原料,高含鐵量是基本原則,但配料比例不能一勞永逸、完全不變,要根據多種因素微調。
經常有工藝師因為空氣濕度太大、氣溫過低等原因,導致作品成品率和質量有波動。燒製建盞時,需要高溫高還原,龍窯難還原,電窯也難。
電窯燒盞,不是像電飯鍋做飯一樣,插個電就能自動做好香噴噴的米飯,而是人得時不時去窯爐前守著,人工投油柴保持還原氣氛。燒製精品建盞,需要經驗,需要毅力,需要工匠精神。
有的朋友跟我說,他覺得新盞跟老盞比起來不值一哂,我覺得這樣的想法,非常可惜,勸他不可厚古薄今。
老盞始終是有限的,只有少數人能擁有,如果沒有現代工藝師的探索,我們拿什麼留給後代子孫呢?
光靠老盞,建盞難以得到持續不斷的生命力和悠久的傳承。多少非遺技藝因為無法走入日常生活,而被束之高閣,也沒有年輕人願意從事學習,殷鑒不遠,建盞界應當警醒。
個人觀察,建盞行業的競爭很激烈,工藝師的進步以月為單位。建盞是天工與人巧的結合,就是要不斷進取,看看老天的極限,和自己的極限,能到什麼地步。敢堅持的人,都有那麼一股勁。
如果人人都只誇老盞好,對新盞潑冷水,天天想著吃老本,遲早坐吃山空!過去的事情已經不能改變,要過好當下,著眼未來,方有可為。
曜變難燒、銀兔毫難燒、茶葉末難燒,難道就不去嘗試了嗎?第一個復原銀油滴的人,要是也這麼想,就完蛋了!
古建窯從唐末五代一個普通窯口,到宋代燒鐵系結晶釉的名窯,也不是幾年的事情,而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過程,多少人的心血凝聚在一起,經過多少代,才能有建窯藝術的高峰。
今人如果沒有同樣的精神,能對得起祖先嗎?
國家為什麼要將建窯建盞燒製技藝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個中用心之良苦,不該辜負!
建盞的未來,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淩雲之路,請有誌於此的匠人,不要放棄高遠的目標。
如果你到達終點,冷語將變成鮮花,白眼將變成掌聲,真心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建盞曾經擁有輝煌的歷史,但建盞不應只有過去的歷史,全新的歷史,將由你們來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