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鬥茶現代化較之宋代你知道有哪些不同
首先,飲茶方式雖然一直在變,唐代盛行煎茶,宋代盛行點茶,明清到現代轉為泡茶。但是不管飲茶方式怎麼變,都會有人鬥茶。因為會想互相比較誰的茶更好。
蒙娜麗莎的微笑,不同的人欣賞,可能會領悟不同的快樂、或憂傷。建盞也如此,不同的人、甚至不同心境的同一人欣賞起來都不盡相同。因為經常與燒盞工藝師溝通,其實不僅僅是咱們欣賞盞如此,燒盞也是如此。燒盞看似簡單,實際上如何拿捏好尺度最為不易,所有自己的情感傾註於這個小碗之中,最後卻只能聽天由命。
楊義東龍窯柴燒禪心茶葉末 展示
唐代雖然不常強調「鬥茶」這個詞,但是已經有互相比試的記載。宋代茶文化蓬勃發展,鬥茶大為流行。現代也鬥茶,遠的不說,近的武夷山年年都有鬥茶大會。只不過現在鬥茶用的是白瓷杯,好觀察湯色。
然而鬥茶時候用的白瓷茶杯你平時就不用了嗎?平時當然也會用啊!
同理宋代也是一樣的,只不過平時喝茶,如果實在沒有建盞,還可以用其他盞代替;要是鬥茶的時候別人有建盞你沒有,你就先輸了一半。因為宋代鬥茶一鬥湯色二鬥水痕,如無建盞,湯色不易被襯出,咬盞也因保溫等問題會輸一籌,還有器形設計,鐵胎重量等因素影響。
楊義東龍窯柴燒禪心茶葉末 盞內
建盞豐富多變的釉色斑紋來自於胎釉中的鐵在高還原氣氛下促成的窯變。其製品追求的是自然形成的工藝效果,因此他的釉色不是人工畫上去的,而是在嚴格的配方工藝和燒成氣氛及其燒成溫度曲線下形成的,三者缺一不可。
這種製品絲毫沒有人工雕琢之感,完全是其製品本質美感的顯示,也正好和宋人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審美觀念相吻合。
建盞工藝必須要求施厚釉,施半釉,如非要施滿釉,釉水在高溫下流動會粘底;而且不能把胎做太薄,否則會很容易變形。
所以施釉不滿、厚胎不是做工不精,是工藝要求,也是建盞的特色所在。
而露胎部分因為沒有釉質覆蓋,胎骨含鐵量又高,肯定不會像玻璃一樣完全平整,但是老盞大多數手感很舒適,並不是部分朋友以為的跟砂紙一樣。宋人也要用手持盞,肯定有考慮手感,不至於自虐。
楊義東龍窯柴燒禪心茶葉末 帶款
現代有如惠州民間鬥茶,根據現代的評茶標準去鬥茶,評選依據:幹茶(形狀、色澤)、湯色、口感、葉底、作綜合評分。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采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面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所謂「咬盞」不是僅指湯花緊咬盞沿,只要盞內漂有湯花,不管在何位置,透過湯花看相應部位盞底兔毫紋(油滴紋)都有被咬住的樣子,如果湯花在盞內飄動,盞底兔毫紋(油滴紋)則有被拉動的現象,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人們為何喜愛兔毫(油滴)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