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窯兔毫盞的興起與宋代宮廷鬥茶文化
宋代的範仲淹在《鬥茶歌》中說:「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翠濤起。」詩中的「紫玉甌」指的就是建窯生產的兔毫盞。
建窯的窯址位於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建陽縣始建於東漢末年,最初名為建平,後在西晉改名為建陽,唐代改為建州,宋代以「圖書之府」和「理學名邦」而聞名於世。建窯生產的器物,胎體中含鐵量較高,所以胎體的色澤多呈黑色、黑灰色或深褐色,歷史上又稱之為「烏泥建」「黑建」或「紫建」。
器物內外皆施黑釉,釉色烏黑晶亮,釉面上常滲透出自然形成的黃棕色或鐵銹色絲條狀紋,俗稱「兔毫」,在宋代又稱為「玉毫」「兔褐金絲」「兔毛斑」等。由於建窯生產的茶盞上常有此類結晶,故又稱「兔毫盞」。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說:「盞色貴黑青,玉毫條達者為上。」其中「玉毫」指的就是建窯兔毫盞。
▲建陽窯黑釉盞 北宋 北京故宮博物院
建窯歷來被認為是宋代瓷窯,近年來的考古發掘證明,建窯始燒於晚唐、五代,宋代達到鼎盛,宋代以後衰落。建窯在宋代的突然興起與宋代社會的飲茶和鬥茶風俗有直接的關系。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說:「茶色白,宜黑盞。建窯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重要。出他處者,或薄霍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自不同。」
鬥茶是先把茶葉製成半發酵的膏餅,把膏餅碾成細末放在茶盞內,再沏以初沸的開水,水面上會浮起一層白沫。觀察茶盞內壁留下的白色茶痕,先退去者為負。鬥茶的重點在於它的觀賞性,尤其是當初沸的水倒入茶盞白沫盡顯之時,不僅扣人心弦,而且妙趣橫生。
使用黑釉茶盞盛茶,便於觀察茶沫的白色茶痕。視覺上黑白分明,較為清晰。鬥茶之風在宋代盛極一時,甚至連皇帝也不能免俗。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天下之士勵誌清白,竟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由於宋徽宗趙佶的倡導,上行下效,一時間文人士大夫均以鬥茶作為高雅的嗜好。
▲宋徽宗畫像
雖然宋代的茶盞多種多樣,各種釉色如白釉、青釉、青白釉、醬色釉、黑釉等應有盡有。但若以鬥茶的效果而論,建窯兔毫盞的實用效果最佳。這是因為:第一,建窯兔毫盞的釉色黑亮,能夠與白色的茶沫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二,建窯兔毫盞的胎體厚重,保溫效果好,茶水不易變涼。
所以隨著鬥茶之風在宋代的盛行,建窯生產的兔毫盞也搖身一變,成為宮廷的禦用供器,部分器物的底部甚刻有「供禦」或「進琖」等字樣。
▲茶盞底部刻有「供禦」字樣
黑釉本身不是討人喜歡的色調,但是建窯的製瓷工匠經過實踐,利用釉料中所含金屬氧化物的呈色原理和窯爐的燒造氣氛,燒造出了富有變化的結晶釉,變化無窮,豐富多彩。比如在黑釉上呈現出條狀或油滴狀的結晶釉,又比如在黑釉上燒出閃耀銀光細如兔毛的結晶釉,前者被稱為「油滴」,後者被稱為「兔毫」。
「兔毫」又被細分為「金兔毫」「銀兔毫」和「灰兔毫」三種。在黑亮的釉面上,並排閃現出帶有金屬光澤的絲狀條紋,形似小兔的毫毛筋脈,又如細雨霏霏,自然垂流。既不需要施加艷麗的色彩,又不需要附加彩繪的雕飾,僅僅憑借自然本質的美感,就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強大藝術魅力。所以宋代蔡襄在《試茶》中稱贊道:「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
▲建陽窯黑釉兔毫盞 北宋 北京故宮博物院
雖然建窯兔毫盞有大小規格上的不同,但是胎重釉厚是其共同的特征。造型口大底小,腹壁斜直,渾厚中不失秀巧。不僅便於飲茶,而且有助於鬥茶,真正做到了實用性與功能性的完美統一。所以宋徽宗趙佶對建窯兔毫盞愛不釋手,並且在《大觀茶論》中大加贊賞:「建盞胎骨既厚,宜於久熱,且釉色黑,水痕易驗,故最宜鬥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