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盞的典型特征聊聊黑色釉與雜色釉
建盞的釉,屬於我國古代結晶釉的範疇。在窯爐焙燒的過程中,由於火候與氣氛的原因,它會呈現出各
種自然奇特的花紋。
這些花紋,與一般的釉下彩繪或釉上彩繪不同,它不是人工在器物上描繪或刻畫出來的圖案,而是釉水
本身產生變化的結果,在陶瓷工藝學中稱之為「窯變」。
建窯的成功之處,就在於結晶釉的窯變花紋,但是由於燒成技術的關系,花紋的形狀不可能固定於某一
種形狀,同時也不是所有的建盞都具有窯變的效果,這就使得燒成後的釉色復雜多變。
歸納起來,可劃分為釉色釉、兔毫釉、鷓鴣斑釉、毫變釉和雜色釉五種類型。
在這五種類型中,黑色釉是建窯的本色,有一部分是純粹的本色產品,大部分在產品中則以底釉形態而
存在,窯變花紋則從釉層中透出而浮現於釉面。
雜色釉,是區別於黑色釉的副產品,一般沒有窯變花紋,或者花紋不甚清晰。兔毫、鷓鴣斑、毫變都是
成熟的結晶釉,具備窯變花紋的特征。
為了闡述方便,突出表現建窯的工藝成就,本文在進行建窯釉色分類時,把黑色釉、雜色釉放在本節「
釉色」中描寫。
成型後的建窯碗,采用蘸浸法施釉,從器體釉水的狀況觀察,它的施釉過程大體是這樣的:首先把涼幹
的碗坯倒置,用手提捏住碗的圈足,取水平方向向下浸入釉漿,接近碗坯腹底部施釉線處停留,緩緩來
回轉動,使坯體均勻地吸飽釉漿,胎釉互相粘連,然後從釉漿中取出經過風涼再裝窯焙燒。
燒成後的碗體,釉水通常作垂流狀,口沿釉藥極薄,最薄的只有1毫米,呈赭褐色近似露胎狀,口沿以
下釉藥逐漸增厚,腹內底中央與腹外底的釉藥沈積最厚,有的可達7~8毫米,腹外底的釉藥一般聚集至
施釉線,形成一周圓圈的厚層,有一部分則因垂流過重的緣故而超越施釉線至腹底部及足根部,聚成圓
珠狀。
明代曹昭《新增格古要論》說,建盞「滴珠大者真」,指的就是這種情形。
建盞釉色豐富多樣,對其釉面紋理的命名,陶瓷界尚有爭議,本文在尊重歷史文獻記載的同時,也采用
部分約定俗成的稱呼,大致將宋代建盞的釉色分為烏金(紺黑)、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及單色(雜
色)等六大類:此外,還發現少量描金(銀)的建盞。
烏黑、紺黑和青黑都是一次性施釉,有三種情形:
一是呈純黑色,烏黑如漆,表面非常光亮,後人俗稱為烏金釉。
二是藍黑色,黑中泛起天青色,釉水滋潤,是建窯的典型釉色。宋代文獻稱為「紺黑」,詩文中叫「紫
甌」的也是指此類釉色的碗,明清時期陶瓷著述中則被稱作「紫建」。其中,深沈厚重的,宋代文獻稱
為「青黑」,是建窯珍貴的釉色。
三是黑褐色釉,以黑為主色調,但帶有稍黃或泛紅的成份,光澤度較淺淡。
柿紅釉
褐、白、紫、青雜色釉也是一次性施釉,由於釉藥在焙燒過程中,產生了黑釉以外的其它各種顏色。這
些釉色雖然是非純正的黑釉,但他們的釉藥成份構成是相同的,只是變異的現象而已,在質量上多屬次
品,有下列四種情形:
一是褐色釉,以紅褐色居多,還有灰褐、黃褐等,深淺不一,釉層較薄,光澤度不夠強烈,具有細小的
冰裂紋,有的還密布極不規則的褐色小斑點,下垂現象比較少見,器物口沿部位稍帶鐵銹色。
二是白色釉,呈米黃、灰白或乳白色,釉層厚薄不勻,有的開冰裂紋,有的顯示出不甚規則的橘皮紋或
疵點,被認為是火候不足未成熟的釉色。
三是紫色釉,此類釉色的碗,釉藥口沿較厚,近底周部分釉層則紋較薄,釉層呈現不規則的皺折,露胎
部分顯示出紅褐色胎骨。
四是青綠釉,有深綠或青褐色,釉層厚薄均勻,玻璃質感強,釉面呈冰裂紋。
茶綠釉
黑釉是宋代建窯建盞的基本釉色。在燒製過程中,由於窯內氣氛不易做到完全無氧,因此,建盞的黑釉
常常出現「紺黑」「青黑」「藍黑」「醬黑」等多種釉色。建盞所散發出的端莊而略帶神秘的美感,正
迎合了宋代的審美意識,給人們留下觀賞不盡、回味無窮的感覺。
宋人審美崇尚極簡主義,尊重每個生命存在的價值意義,建盞外壁的「釉滴珠」等在他們眼裏都是缺陷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