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探知你所不知道的福清窯(上)
▲宋代建窯系福清窯黑釉茶盞
福清窯址群分布在東張鎮、龍田鎮。概括為:東張鎮石坑窯、嶺下窯、三星窯、半嶺窯、蘆嶺窯、東
山窯,龍田鎮玉瑤窯。
五十年代石坑、嶺下等窯址被發現以來,政府高度重視,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博單位、科研院校及海內外團體、個人陸續調查,被證實該窯址即為日本文獻所載的「幅州窯」原
產地。歷次公布的調查報告及其他有關報道如下:
① 福建省文管會《福清縣東門水庫古窯址調查》載《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2期:
② 許清泉《福清東張兩處宋代窯址》,載《文物》1959年第6期;
③ 《福清窯》,載《故宮博物院院刊》1960年第1期;
④ 福州市博物館、福州市考古隊《福清東張兩處窯址調查》,載《福建文博》1988年第2期;
⑤ 葉文程、林忠幹《「幅州盞」即福州盞》。載名窯名瓷名家鑒賞叢書《建窯瓷鑒賞》,江西美術
出版社2000年版;
⑥ 曾凡《福清石坑窯》,載《福建陶瓷考古概論》,福建省地區出版社2001年版;
⑦ 《福清市誌》32卷第二節《宋窯遺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福清窯址目前尚未正式科學考古發掘,筆者僅將自己歷次調查及綜合已公布資料簡報如下:
(一) 石坑窯
位於石坑村四周各山坡林間,整個村莊被窯場所包圍,面積約20萬平方米,最厚堆積8米以上,瓷片、
窯具滿山遍野,可看出窯脊的龍窯約50處以上,大部分保存較好,因村民植樹懇荒及修建道路,遺跡
毀壞不少。村民時代流傳有窯99座。產品以黑釉為主(約占90%)素燒部分醬油、青釉、青綠釉、青黃
釉、青灰釉、青白釉、豆綠、茶末、柿紅、褐色、青釉褐彩、白地褐(紅)彩等釉色產品。
品種以碗(盞)為大宗(90%),依次分別有盤、碟、瓶、執壺、罐、缽、洗、盅、盒、枕、爐、硯臺
、燈盞、托盞、盆、花盆、鳥食罐、蓋碗、大缸(或大罐)及各類器蓋。黑釉器紋飾以自然窯變兔毫
紋等為主,如銀兔毫、白兔毫及類銀油滴等較珍貴、青釉、青白釉器以剔花、刻花、劃花、印花及篦
點、篦線等紋裝飾。工具、窯具主要有擋箍、軸頂碗、軸座、匣缽、支座、坩堝、墊餅等,燒造年代
北宋至元。
(二) 嶺下窯
位於嶺下村西部的宮後山等連綿幾座山坡上。分布面積約3萬平方米(也許不全面),堆積層約0.5-
2.5米,有多座窯跡。嶺下村後有磚窯基殘跡,大部分保存較好,產品以青釉、青灰釉、青白釉為主(
60%),黑釉為輔(40%)。品種標本采集不多,主要有碗、盤、碟、執壺及器蓋,青釉、青白釉碗、
盤、碟等芒口覆燒較普遍。
窯具、工具有擋箍、匣缽、多級覆燒墊缽、支座、墊餅等。裝飾主要有印、刻、劃花等方法及黑釉器
自然窯變紋飾。燒造年代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