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的兩大特點你知道嗎 建盞的兩大特點是什麼
建盞,雖為人工燒製,可是卻看天意。同一種釉、同樣的胎土、同一座窯口燒製出的建盞卻千差萬別,形成了我們意想不到的各類變化。宋徽宗對於兔毫盞的要求極高,「盞色青黑、玉毫條達」,可是他卻不知,燒製如此上品兔毫,不是單靠人力可以完成的。而談到油滴、甚至曜變,那燒成的溫度範圍,比兔毫更窄,所以更加難以燒製。
建盞有兩大特點,一為「黑」,二為「厚」,很多盞友都知道,但也有些盞友並不清楚,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談到「黑」,不得不談起宋代人的飲茶方式。在當時,不但茶葉貴白色,茶水也要鮮白才好。根據茶水表面有沒有白色泡沫,在飲茶之法登峰造極的宋代有兩種主要的沏茶方法。
沒有泡沫的是蔡襄在《茶錄》裏記載的:先將團茶碾成細末,用茶匙取末茶一錢七放入茶盞,註入湯,攪拌均勻,再添加沸水,環回擊拂。茶水量約茶盞的四成,茶表面顏色鮮白,細沫完全融於湯中,茶粘著於茶盞,不見水痕,這就證明茶芽嫩軟,粉末輕細,是最好的茶。
刻意使茶水產生大量泡沫的,是宋徽宗喜歡的沏法:將茶末放入茶盞後,第一湯從茶盞邊上輕輕註入,用「茶筅」慢慢攪動,漸加擊拂,茶溲成,宛如饅頭發面狀態。接著第二湯自茶面註入,如畫圓圈似的,動作要迅速,然後用力擊拂,色澤漸開,出現如細珠似的泡泡。
第三湯和第二湯同量註入,逐漸加重擊拂,出現如粟粒又似蟹眼一樣的細沫,茶色也出來了六七分。這樣,註入第四湯,第五湯,第六湯,到註入第七湯時要看茶的濃度有所增減,正好則止。至此如霧一樣的乳沫洶湧而起,溢於茶盞,凝固於周圍而不動,這叫「咬盞」。一盞茶裏的奇觀,幾乎與泰山日出,黃山雲霧這樣的自然奇觀異曲同工。
其實不論是何種沏茶方法,都可以體現出建盞「黑」的重要性,其他盞「或色紫,皆不及也」。
談到「厚」,可能有的盞友會說了,「建盞還是做的越厚越好」,其實現在也有不少建盞工藝師把建盞作品做的極厚,可是,這樣,真的好嗎?
宋人蔡襄在所著《茶錄》中記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當然,不排除有的盞友「尚厚」,而且是越厚越好,這屬個人審美咯。如同宋代,蔡襄尚厚,擁躉甚眾,同時代亦有人尚薄。而且蔡襄所言,也是「微厚」,不是「極厚」。建盞胎厚,不但能保溫,便於較長時間觀察茶色,更便於用烘烤的方法加熱。沒錯,建盞微厚,便於茶湯「久熱難冷」,可是現在還有幾個人「熁盞」了?(熁」(音xié),意為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