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建盞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 漏鬥;且多為圈足且圈足較淺,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稱倒角),足底面稍外斜
少為實足(主要為小圓碗類)。造型古樸渾厚,手感普遍較沈。
建盞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類,每類分大、中、小型;小圓碗歸入小型斂口碗類。
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圓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較淺,腹下內收。淺圈足。形如漏鬥狀,俗稱「鬥笠碗」。常見中、小型碗,偶見大型器。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淺圈足;可分大、中、小型。此類碗大型器比例相對其他類碗較高,但成品率低,尤顯名貴;中、小型器較常見。斂口碗:口沿微向內收斂,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淺;造型較豐滿。常見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較高,有的為圓餅狀實足。
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內收,淺圈足,口沿以下約1—1.5厘米左右向內束成一圈淺顯的凹槽,作用在於鬥茶時既可掌握茶湯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湯外溢,該凹槽俗稱「註水線」。此類碗腹較深,器型整體較飽滿,手感重;常見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較高,為建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也是產量最大的建盞之一,出土或傳世品最多。
建盞大師陳大鵬—香爐格黃鷓鴣
建窯黑瓷的胎質基本特征為: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為含鐵量較高所致;胎骨厚實堅硬,叩之有金屬聲,俗稱「鐵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較多,故胎質較粗糙,露胎處手感亦較粗。
從燒成工藝分析,建窯黑瓷為高溫燒成,若胎土淘洗太細,則器物易變形。
正由於建窯黑瓷中的建盞胎體厚重,胎內蘊含細小氣孔,利於茶湯的保溫,適合鬥茶的需求。
建盞大師陳大鵬-撇口紅鷓鴣 盞內視圖
(一)外觀質量特色
胎質厚實堅硬,釉面古樸,紋理變幻多樣。器形為茶盞,胎體厚重,胎色灰黑;胎釉結合致密,各盞釉面紋理具有唯一性。
(二)胎體Fe2O3含量:6%-10%。
(三)吸水率:≤5.0%。
(四)抗熱震性:
直徑<17.5厘米的產品在180℃至20℃水中熱交換一次不裂。直徑≥17.5厘米的產品在160℃至20℃水中熱交換一次不裂。
(五)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建盞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建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後予以公告。建盞的檢測機構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