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出於土,淬於火,而練就生活
宋(960-1279年),是一個現代文人多有羨慕的時代,「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雅士墨客品茶論道、琴酒詩歌、多得自在風流,不經意間就把中國美學推向了一個巔峰。
▲宋徽宗 《十八學士圖》
有人戲稱,那時候的宋人可比現在的我們會玩多了;
早上,已有多種定製化的牙刷可供選擇;
中午懶得做飯,便可以出門下館子偷懶;
下午當然是踢足球的好時機,宋人管他叫蹴鞠,對此宋代詩人陸遊的《殘春》曾寫到:「鄉村年少那知此,處處喧呼蹴鞠場」。要說這運動這麽火爆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是宋太祖大大起的頭啊。
待到華燈初上之時,一起點茶賦詞,那日子別提有多愜意了。
▲ 南宋 劉松年《茗園賭市圖》(局部)
晚上夜市鬥茶、填詞作畫。在北宋初年,宵禁就已經完全解禁了,從此宋朝人民就過上了燈紅酒綠的生活。人們相聚汴河虹橋邊的茶館,一邊觀看「鬥茶」,奪魁者還可獲得茶館獎勵的一壺龍井。
經過唐的發展,宋的茶文化已經十分的發達,點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鬥茶」更是上升為與琴棋書畫一般的風雅之事。
宋代點茶文化的空前鼎盛,得益於當時政治經濟的空前繁榮,物質文明的發展讓宋人開始向往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
茶,從神農嘗百草到以茶代酒,漸漸走下神壇,成為與酒齊名的大眾飲品。
好茶配好器,「鬥茶」在宋的興起,也催生了宋代第一茶器——建盞的誕生。「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說得便是連宋徽宗都為其背書的黑釉瓷。
自鬥茶之風吹起,300年間,建陽窯火日夜不斷,這款精於人工成於天意的茶器,將宋人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完滿的融合在一起,並在後來的時間裏不斷改善,從普通茶器成長為皇室貢品,成就了它的巔峰。
「宋王朝三百年,建陽數十條龍窯,不滅的窯火,只燒出了4只曜變」,這種將生活轉化為藝術的奇跡,如此絢爛且難以復製,才引得今人為之折服。
讓我們驚奇的是,這種令人驚嘆的技術其原材料卻質樸非凡,在建陽本地隨處可見。
建盞從成坯到燒製成功,所選取的材料均來自當地,且隨處可見。如此質樸的材料,如何能創造出巔峰的工藝品呢?
這就要歸功於匠人們超凡的技藝了。
建盞是土與火的藝術,三百年間,先人們從未停止過對建盞的探尋。經歷多代研討,器型和釉料的配比才開始形成穩定的模式。
這還遠遠不夠,除了「土」,火的掌控也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馴服」火,先人們選取「龍窯」燒製建盞。窯口依坡而建,便於熱量的傳導,升溫快。
龍窯一般身長五六十米,裝燒面積大,但由於燒製技術難度過高,成品率基本只有10%。
◈ 2、水吉窯——世界之最
如今,在建陽的蘆花坪、牛皮侖、大路後門和營長乾等處依舊有宋時龍窯遺存。其中水吉鎮後井村的水吉窯是國內已知最長的龍窯,長達135.6米,同樣也是世界之最。
這裏的窯口創燒於五代,興盛於兩宋,元代趨於衰落以至停燒。
五代末期至北宋初期始燒黑瓷,兩宋時期達到鼎盛,成為中國著名的黑瓷的生產基地和建窯系黑瓷的命名窯場。
▲ 水吉窯 窯址 全景
推開塵封已久的大門,這座與問山錯過兩次的龍窯終於呈現我們面前:發紅的土層上,匣缽與墊片隨處可見。
曾經如巨龍一般盤踞在山坡上的偉岸建築,早已失落在時間的長河中,只剩下斷壁殘垣仍在堅韌的訴說著千年前的榮耀。
◈ 3.能「馴服」火的智慧
即使在深土下掩埋千年,水吉窯的雄偉依舊震撼人心。殘存的窯址上,還是能夠清晰的看出宋時龍窯的規製:
窯室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依山坡傾斜建造成一長隧道形窯爐。窯頭預熱室已不在,只剩下長長窯身。
橫斷面積以窯頭最小,這樣便於燒窯開始時熱量集中,利於燃燒,中部最大,窯尾大於窯頭而小於中部,窯尾有溝。
這樣規製讓窯本身發揮煙囪的作用,使窯在接近零壓狀態下操作,縮短了生產周期,且由於燃燒段逐漸後移,有效利用了煙氣熱量和產品熱量,使熱損失降低,提高窯溫。
宋時的窯室有拱頂,成弧形,兩側上部或窯頂有多排直徑約0.15米的投柴孔,窯身兩側有兩個窯門。全窯結構簡單,建築費用較低,不需尺寸嚴格的拱磚。
龍窯作業時,在窯室內碼裝坯體後,將所有窯門封閉。先燒窯頭,由前向後依次投柴,逐排燒成,燒成溫度最高達1300℃。
如今,我們依舊可以看到窯磚上燒化的痕跡,經時光打磨,腐而不朽。
▲ 窯磚上清晰可見的燒化痕跡
有人說,造物如塑人,它們都要經歷的多重歷練,最終才能成「物」。建盞興盛於兩宋,300年窯火不斷,至元衰落斷燒。600年後的今天,它才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
但時光漫漫,我們僅能從前人的只言片語和窯址遺存上,揣摩大宋第一茶器曾有的風華。那麽,此時,它是否還能被稱之為「物」?
現今的飲茶習慣讓人感嘆建盞已無用武之地,但其深邃的內涵和建盞文化推廣者的不斷努力,讓它註定不會被世人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