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厚黑」學之厚學
宋人蔡襄在所著《茶錄》中記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於是乎,許多建盞同好認為:建盞越厚越好,現代建盞從業者,也不乏盡量把作品做得極厚者!
一、建盞之「厚」可流行?可實用?
1、建盞曾「獨享龍寵」,「其坯微厚」這一「最為要用」的特質(從「生意」的角度講,就是建盞的賣點之一),蔡襄於北宋期就將此秘密「昭告天下」。
此後,其他窯場把坯體做厚一些是否有難度?若難度不大,別家有沒有把坯體都做厚些呢?須知順應市場,是工商階層「逐利」之本能!
總之,「其坯微厚」並「最為要用」,是蔡襄的一家之言,還是整個宋朝的普世追求?
2、熱衷於「鬥茶」的帝王(如宋徽宗)對「其坯微厚」執什麼態度呢——要知道:「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啊!
3、「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是真的嗎?
4、「厚坯」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飲茶方式,還有特殊意義嗎?
以下,筆者基於自身實踐感悟,就以上諸問做一番自問自答吧!
二、建盞之「厚」在宋代的意義
1、回看歷史,無論是高古「五大名窯」還是「八大窯系」,在世界瓷文明中的獨特建樹,都是基於其追循各自獨特的地理資源優勢,創造各自的輝煌,贏得各自的榮光!或有相互學習和借鑒,但絕不會「忘本」!
換言之,整個大宋王朝,並沒有因為「微厚」的建盞受寵而使厚坯成為瓷之風尚!例如:同時代的江西湖田窯,從來高舉著「薄如紙」的大旗!
2、有接觸過建窯中「皇家訂製」系列:「供禦」「進琖」款建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類貢品宋盞,是建盞中工藝最精到、器型最規整、取舍最嚴苛(必須的!)的特殊產品。
3、「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一定是真的!「熁」(音xié)者,烤也!含鐵量很高的厚盞,經火烤之後,所貯熱量必定比其他薄盞要多(鐵板燒、石鍋魚同理!),比較而言自然「久熱難冷」,對於當年的「鬥茶」或確「最為要用」。
4、 筆者所藏古建盞,同樣口徑的器物,厚逾兩分,薄僅兩厘,不一而足!
另外,古建盞底足徑普遍偏小,其他古瓷足徑與口徑比例大多在3/8之上,而古建盞大多在3/9之下;最甚者,許多古「鬥笠盞」「撇口盞」口徑有12cm,而底足僅3cm。
宋代建窯,亦有薄盞,綜觀筆者的系列藏品:薄胎古盞,工藝上難免匠氣暗溢、雕鑿太甚。
厚坯古盞,成型時大刀闊斧,以隨性代匠氣,且更不容易在高溫下變形。反而率性而為,渾然天成!無疑:厚胎建盞,更加扣合「天然去雕飾」、「返璞歸真」的審美意趣!而它窯尚厚者寡,亦襯托出建窯厚盞的獨特。
說來說去,筆者自己都覺得亂——古人到底是追捧薄盞還是偏愛厚盞呢?
站到建窯遺址舉目四望,便會豁然開朗:十幾米高的棄物堆積層、百條龍窯、千年窯火、十萬窯工、全世界最長的龍窯!
如此浩瀚的時間和空間,容得下許多人的美學夢!宋徽宗愛薄,蔡襄喜厚,所謂「各花入各眼」。而建窯尤自以博大的情懷包容著各種的美(建窯民窯、官窯、禦窯三位一體之屬性,容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