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窯-福建官窯的再生,可謂困難重重
▼建盞 | 福建官窯之興衰存亡與再生文/許武賓
越窯秘色瓷是因「煎茶法」而生,建窯建盞是因「點茶法」而生,所以要先講「茶」,尤其是唐宋茶文化。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風靡了全世界。唐中期(後半)陸羽的《茶經》(760-780年)問世之後,由於陸羽的大力提倡,「煎茶法」成為飲茶的主流,陸羽最愛的「越窯青瓷碗」更成為茶盞的主流。而「宜興紫筍茶」與「越窯青瓷碗」也因為最適合煎茶法,經陸羽鼎力推薦上供朝廷,常州刺史李棲筠聽從他的意見,於是在宜興罨畫溪旁、洞靈觀修建「茶舍」,開始征獻茶與盞上供朝廷,以下文獻舉證,可證明本人以上之論述是正確的。
根據北宋趙明誠《金石錄》中《唐義興縣重修茶舍記》後跋記載:
這是中國最早的「專一性」地方官貢茶記錄,而須配套上供的貢盞(民窯地方官精選)當然是「越窯青瓷碗」,其邁向唐皇家官窯-秘色瓷的地位亦開始萌芽。
此時唐皇帝亦只是用單種「越窯青瓷土貢碗」來茗飲單種「宜興紫筍土貢茶」而已。二十年後陸羽又作《顧渚山記》二篇補充為《茶經》三卷,其影響力更大,因此,「顧渚山紫筍茶」的征獻也越來越多,於是唐皇帝就特派茶吏、專使、太監到長興顧渚山設立「貢茶院」(圖一)、「茶舍」,專門來監製、品嘗和鑒定貢茶的任務。▼圖一、顧渚山-貢茶院遺址這是中國最早的皇家中央直接監管精選貢茶記錄,而須配套上供的貢盞(民窯中央官直接監管精選)當然是最高檔的「越窯秘色瓷」(圖二)。▼圖二、唐·侈口秘色瓷碗
其成為唐皇家官窯地位亦就此建立,而事實上的唐朝官窯-秘色瓷已就此產生,以下文獻舉證,可證明本人以上之論述是正確的。
根據李棲筠之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記載:
此時唐皇帝是用「秘色瓷禦貢碗」,來茗飲「陽羨茶區禦貢茶」,一直到唐晚期。
但是北京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皆無傳承有序的秘色瓷傳世品,以正名其皇家官窯的地位,由於都沒有留下半件實物證據,而只留下兩首唐詩,一是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二是徐夤的《貢余秘色茶盞》詩,而千百年來世人一直以它倆為證據苦苦尋覓秘色瓷。
根據晚唐陸龜蒙《秘色越器》詩:
這首盛贊越窯秘色瓷的詩,這是迄今發現對「秘色瓷」最早的文獻記錄,也是被引證最多的文獻記錄。
根據晚唐徐夤《貢余秘色茶盞》詩:
這首《貢余秘色茶盞》的詩,則是對本人正確官窯論述作最直接、最有力的鐵證如山證明,也是唯一論述到「貢盞」的文獻。
皇天不負有心人,唐秘色瓷官窯實物(圖三)與文獻,終於在1987年4月法門寺地宮出土的文物與《物帳碑》(圖四)文獻記載中,得到了實物的證據與秘色瓷的正名,其官窯的地位理應至此確定。▼圖三、1987年·法門寺出土·唐秘色瓷
▼圖四、1987年·法門寺出土·物帳碑
但國人傳統觀念中仍認為唐朝的瓷窯並沒有後來「真正意義上的官窯」,因為證明其為唐朝官窯的論述畢竟有限,至今尚未得到全國、全世界的認可,所以希望本人以上的官窯論述能助其正名,並早日得到全國、全世界的確定與認可。
此時嶺南建州茶也才剛剛嶄露頭角,建州人亦用「煎茶法」來煮茶,用越窯青瓷碗來喝茶,建窯則尚未建立。
根據陸羽《茶經》記載,
唐晚期茶葉的製作已經從粗餅茶邁向蒸青細餅茶,當時人認為細餅茶茶湯的泡沫越白越細層次越多越持久,茶的品質就越好,而「點茶法」與「建州茶」因最優於表現上述的泡沫功能,而慢慢成為飲茶主流。
所以建州人在現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後井、池中村的庵尾山、牛皮侖、蘆花坪窯址(即後來的建窯窯場)一帶,遠請浙江越窯窯工先仿燒出「建窯-越窯式青瓷」(圖五)、(圖六)等用具,來煎茶、點茶及喝茶,後來窯工又創新出表現泡沫功能強大的「畫五白釉瓣淡黑釉碗」(圖七)來迎合「點茶法」與「建州茶」,這是鐵胎建盞的最早草創(鼻祖)。▼圖五、唐末·雙系盤口青瓷壺(古建窯·庵尾山窯場生產)▼圖六、唐末·葵口畫五白釉瓣青瓷碗(古建窯·庵尾山窯場生產)▼圖七、唐末·畫五白釉瓣淡黑釉碗(古建窯·庵尾山窯場生產)
此時建州人用表現泡沫功能強大的「鐵胎建碗」,來過渡粗餅茶→細餅茶與煎茶法→點茶法的時期。
五代十國開平元年(907年)後梁朱溫滅唐後,王審知被封為閩王,其在位29年(897-925年)期間選賢任能國泰民安,在戰亂瀕傳的五代十國堪稱盛世,是民營茶園最鼎盛的時期,這也為「北苑禦茶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時「點茶法」已漸成為飲茶主流,而建州茶亦漸成為全國名品。
此時閩王是用最好的建窯「土貢碗」(圖八),來飲最好的建州「土貢茶」。▼圖八、唐末·葵口畫五白釉瓣淡黑釉碗(古建窯·庵尾山窯場生產)
王審知死後建州兵災戰禍連連,特別是其兒子們的爭權奪位,多起的戰爭都發生在建州境內,連有名的民營茶園也難以經營。龍啟元年(933年)時王延鈞稱帝,有位茶園業主張廷暉把在鳳凰山(今建甌市東峰鎮境內)方圓30裏的茶園獻給了閩王。
而當時人稱十三郎的王延政負則督管建州,於是他替閩王接收了茶園,閩王也派重臣潘承佑「學陽羨貢茶製度」,開辦了皇家獨享的官營官焙茶園,潘全權委托張廷暉庶理采造等茶事,先製作出臘面茶「耐重兒」,其後又製出「研膏茶」,在蒸青碎末茶邁向研膏茶的演變過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為茶園地處閩都長樂(今福建省福州市)之北方,故取名為「北苑禦茶園」,其所生產的茶稱之為「北苑茶」。
這是中國最早的小國皇家中央貢茶(官營官焙),其須配套上供的貢盞(民窯中央官直接監管精選)是「畫五白釉瓣醬釉盞」,其閩國官窯地位亦就此建立。這是第1個福建官窯(但尚待確定與認可),這也為「建盞」成為宋皇家官窯地位就此播下種子。
此時閩王升級用建窯的「中央官貢盞」(圖九)來飲「北苑茶」。▼圖九、五代·畫五白釉瓣醬釉盞(古建窯·牛皮侖窯場生產)根據後蜀毛文錫《茶譜》記載,
這可肯定兩件事,一北苑茶成為全國名茶的時間很快,二後蜀人稱其官焙為「龍焙」意義非凡。天德三年(945年)閩國為南唐所滅,閩國禦茶園歷時共計13年(933-945年)。南唐都金陵(今江蘇南京)飲茶中心北移。嗣主李璟詔令「立茶官,並罷貢陽羨茶改貢北苑茶(京鋌)」。後主李煜時更擴增禦茶園範圍,於建州、南劍州等六縣設立38個「龍焙」,指定龍焙專製「龍茶」進禦。
這是五代十國中有權下聖旨罷陽羨貢茶改貢北苑茶,而且大家都奉命行事的國家,這意義非常重大。這是中國最早的大國皇家中央貢茶(官營官焙),其須配套上供的貢盞(民窯中央官直接監管精選)是類似唐秘色瓷官窯的「葵口醬釉盞」(圖十)與「斂口醬釉盞」(圖十一),其南唐國官窯地位亦就此建立。這是第2個福建官窯(尚待確定與認可),這可說「建盞」成為宋皇家官窯地位就此萌芽。▼圖十、五代末北宋初·葵口醬釉盞(古建窯·庵尾山窯場生產)▼圖十一、五代末北宋初·斂口醬釉盞(古建窯·庵尾山窯場生產)此時南唐王用建窯的「中央官進禦貢盞」,來飲「龍茶」。
根據北宋馬令《南唐書》記載,
根據南宋祝穆《方與勝覽》記載,
根據北宋朱子安《東溪試茶錄》記載,
北宋,從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開始,歷代皇帝都有嗜茶之好,宋開國之初由於南唐未下,全國尚未統一,所以飲茶中心仍在南唐。
此時貴為開國皇帝的趙匡胤所享用亦只是用各種「土貢碗」來飲各種「土貢茶」而已。開寶8年(975年)南唐為宋所滅,南唐禦茶園再歷時共計31年(945-975年)。北宋都汴梁(今河南開封)飲茶中心西移。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2年(977)在北苑禦茶園設立漕司(轉運史)行衙,派漕臣(福建轉運使)來管理禦茶園38個「龍焙」督造禦茶,並以特製龍鳳圖案模具(圖十二)來製作茶餅,名曰「龍鳳茶」,使與民間之私焙茶有所區別。▼圖十二、龍鳳圖案模具圖那麼須配套上供的貢盞(民窯中央官直接監管精選)刻印上「供禦」、「進盞」(圖十三)、(圖十四),使與民間之茶盞有所區別,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圖十三、宋建窯供禦、進盞底款標本
▼圖十四、宋建窯供禦、進盞墊餅
這是第3個福建官窯(尚待確定與認可),所以「建盞」成為宋皇家官窯地位就此斬釘截鐵的建立,以下文獻舉證,可證明本人以上之論述是正確的。
根據北宋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
根據南宋祝穆《方與勝覽》記載,
此時宋皇帝用的是用刻印上「供禦」(圖十五)、「進盞」的建盞,來飲有龍鳳圖案的「龍鳳茶」,這是無庸置疑順理成章的事,而建盞的福建官窯地位也就待鐵證如山的標本證據及以下文獻來確定。▼圖十五、宋建窯供禦款撇口碗殘件
根據唐王建《宮詞一百首》記載,
根據南宋周輝《清波雜誌》記載,
由上述三文獻可知,皇家對供禦之物的珍貴性、重視性與獨占性。
根據北宋蔡襄《茶錄》記載,
根據宋徽宗《大觀茶論》記載,
根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
由上述三文獻可知道,這是皇帝親自用「建盞」來點茶、喝茶、鬥茶的故事,這可是鐵證如山可以用來證明建盞是福建官窯的文獻資料。
綜上所言可知:以本人正確的官窯論述,再加上六文獻證據及鐵證如山的標本,建盞的福建官窯地位就此確定,現在等待就只是要得到大家的認可而已。
建盞-福建官窯的衰亡是逐漸形成的,原因歸納有四: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為金所滅,南宋高宗趙構由於國破家亡四處逃竄,政治中心不穩定,始於紹興二年(1132年)遷都杭州,自此偏安江左,國力大衰。
根據北宋宋子安《東溪試茶錄》、南宋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等記載,在北宋晚期的徽宗期,有貢品類50余種,年貢額47100斤,達到空前的水平。北宋滅亡後至南宋孝宗趙昚(南宋第二位皇帝)淳熙年間 (1174年-1189年)貢額大量減少,貢額僅為6125斤。⒅
才短短五十年貢額只剩全盛時的八分之一,由此可見,北宋的滅亡是對點茶法與建盞的第一大打擊。
由於建盞成為茶盞的主流,鄰近的周圍地區的窯場,群起而竟相仿製建窯的黑釉盞,於是形成龐大的建窯體系,建窯系窯址集中分布於閩北、閩東以及河南、河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由於飲茶人口終究有限在粥少僧多的局面下,建盞的腹地終經不起大家的蠶食鯨吞而逐漸被取而代之,這是對點茶法的大大加分,但對建盞本身則是第二次的大打擊。
元惠宗至正13年(1276年)南宋為元所滅,政治中心北移,新統治者不重視精細委婉的點茶文化,喜歡以沸水沖泡葉茶的「泡茶法」(瀹飲法),即以沸水直接沖泡茶葉,無須經過以往的炙茶、碾茶、羅茶等工序。
於是品飲藝術的主流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逐漸由點茶法轉為泡茶法,這是對點茶法與建盞的第三次大打擊。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由於元朝廷上下特別喜愛武夷茶,所以在武夷山籌建禦茶官焙,用以替代北苑茶,大德6年(1302年)「武夷山禦茶園」正式創設於武夷山九曲溪的第四曲溪旁,從此「武夷散茶」與「泡茶法」正式成為飲茶的主流。
北苑禦茶園則交給建安縣地方官府營辦,雖仍奉詔采製團茶上貢,但原則上已非真正的禦茶。自此北苑禦茶園與建盞就此劃下休止符,這是對點茶法與建盞的第四次大打擊。
建盞-福建官窯的再生,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一、今人多將建盞當成單純的「民窯」看,且認為單純的「民窯」必然不如官窯地位高。國人對建窯知之甚少,看輕建窯的觀念也難改。反而是海外國家如日本、美國對建盞重視,並通過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博物館、電視臺等媒體展出和發聲。
二、元朝於明洪武2年(1369年)為明所滅,北苑禦茶園再次易主,營辦64年的地方官焙貢茶重新恢復為中央官辦,點茶法與建盞得到「第一次的再生」。
但終究人事全非欲振乏力,故明太祖於明洪武24年(1391年)以北苑茶因重勞力,且常成多事的爆發點,所以下詔罷造龍鳳團餅,自此再生23年的點茶法與建盞也正式結束,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煙飛燼滅,這是建盞-福建官窯的第一次再生失敗。
三、近幾十年來福建人的大力提倡建盞-福建官窯,但一直光有鐵證如山的標本,而苦無證據以正其身,第二次的再生大家也一直在努力中。
現在本人以正確的官窯論述與以上眾多文獻舉證,加上鐵證如山的標本,此外,《建盞福建官窯之研究》、《秘色瓷唐官窯之研究》正在著作中。希望「建盞-福建官窯」能經大家的傳播而得到全國、全世界的確定與認可,成功是指日可待的,希望第二次的再生能很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