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電燒建盞以及古建盞的燒造原理解析
柴燒、電燒建盞以及古建盞的燒造原理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
建盞的特點及功效:
1. 坯胎微厚,疏松:隔熱、保溫的作用。
2. 釉層、坯胎有氣隙:起到透氣、凈化茶湯的作用。
3. 黑色坯胎:含鐵量高。起到軟化、磁化水質功能。同時也是窯變形成各式斑紋的
原因。
新原礦、鐵胎與宋盞胎體對比。兩者相差無幾。
新添加礦、非鐵胎與宋盞胎體對比。兩者相差甚遠。
4、窯變斑紋的形成是建窯的最大特點,它的形成機理是:在柴窯中當窯溫從1050℃
上升到1300℃時,胎體及釉內:Fe2O3 會由胎體內析出。
此時若窯內氣氛為高還原氣氛,即窯內缺氧而產生大量的CO而此時析出的Fe2O3與CO
反應生成氧化亞鐵,而此時的氧化亞鐵在1300℃的液相胎體及釉層中會飽和析出。
作液流狀態,此時停火,液流狀態即固化,在玻璃液的釉內,即形成兔毫。
這是每位燒窯師傅必須掌握的技巧,也是建盞燒造最難的環節。
因古代燒造建盞均是龍窯柴燒,當天氣溫、氣壓、濕度的不同,加柴部位的不同,
使得在不同的窯位、窯溫會不同,還原氣氛不同,溫度升降幅度不同,從而產生了
入窯一色,出窯萬千的兔毫、金兔毫、藍兔毫、銀兔毫、金油滴、銀油滴、鷓鴣斑
、曜變的不同建盞。
而這一變化即便是幾十年經驗的窯工也只能控製出普通兔毫。而像銀兔毫、油滴、
鷓鴣斑,曜變這些窯變盞的生成也只能是天意了。
現代電窯建盞的生產原理:在一個密閉的小箱內,通過微電腦控製器來控製爐內的
加熱棒給胚胎加熱。這種沒有火與土的煆煉、沒有不可控的氧化、還原氣氛,不可
控的溫度變化,所生產出來的建盞需要作什麼樣的處理呢,這裏我就不能多說了。
畢竟這是一個地方大多數人所從事的產業鏈。
關於原礦、柴窯建盞與添加、電窯建盞的鑒別:
原礦、柴窯建盞每只盞除了釉面更亮、表面沒有風化、土沁外其他都與宋代老盞一
樣。而添加、電窯建盞因改變了原礦的自然成分且沒有了火與土的煆煉自然與宋盞
風牛馬不相及。要知道千年前的宋代可是沒有現代的化工工業,也就不可能有現代
的陶瓷添加劑了。
柴燒建盞的底部因窯內火與油脂的熏烤自然形成一層油煙膜。新盞與宋盞比只是少
了那種幾百年自然形成的氧化韻味了。而電窯建盞是沒有這層油煙膜的。左:柴燒
新盞。中上:宋盞。右:電窯新盞。
古建盞及現代柴窯與電窯生產的油滴的最大區別是:宋盞、柴窯建盞的油滴均為釉
內而電窯的油滴均為釉外。至於其中原理及其他區別較為復雜,這個問題留到以後
單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