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采用的土質有何神奇之處
燒製建盞所使用的,是水吉當地所產、含鐵量很高的紅棕色粘土(含鐵量達7%-10%)。
而燒製建盞要在1300℃以上的還原焰中形成,胚體在此條件下,極易產生變形、起泡等缺陷。雖然宋代建盞胚中含有粗石英顆粒,對克服這些缺陷有幫助,但是特別容易造成釉面有顆粒凸起的毛病。
其實也可選用含鐵較低的粘土,可以提高耐熱度,但是燒製出來釉面的斑紋效果不佳。所以,要想燒製出釉面結晶效果很棒的盞,和坯體的含鐵量有極大關系。
孫福昆鷓鴣斑 展示
製作建盞,首先要取到合適的材料,不是所有的泥土都適合用來創作。距離建陽中心區三十幾公裏,是水吉鎮。自古以來,也只有這個山上,才蘊藏著建盞匠們覺得最完美的泥土。
孫福昆鷓鴣斑 盞內
建盞礦物成分析晶出的油滴斑紋細節。可以看出油滴無論大小,邊緣以圓形、橢圓形為主,且立體感強。油滴盞釉面分相特征顯著,碗盞的底色深沈玄靜,橢圓形油滴浮在面上,對比強烈。
孫福昆鴣斑
在此基礎上,通過陶瓷粉粒等成分,在高溫燒結的融合中,出現析晶,形成不同的結晶形態,整個過程中,晶體分子都在活動,不斷從下向上翻滾,使晶體形狀由「點」開「花」,層次感非常豐富多變,隨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