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的釉淚可不只是因為溫度 忽略這三點說明你還是小白
建盞作為漢族傳統名瓷,舊時為宋朝皇室禦用茶具,其固有的特點之一就是"釉淚"。古時詩人白居易就曾以"梨花一枝春帶雨″,形容楊貴妃的儀容宛如雨中梨花楚楚動人,描繪了美人垂淚的別有風情。而建盞的釉淚,則顯示了建盞特有的厚釉及其流動感,同時淚滴裏集中顯現了黑釉及其中晶體的美感,是建盞獨有的特色韻味。不過有一些玩盞還不夠深入的盞友,對於釉淚並不太了解,就會將釉淚誤認為是一種瑕疵。那建盞的釉淚是怎麽形成的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講解下:
建窯黑釉是一種析晶釉,屬於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同時石灰釉黏性強,其特點就是在高溫中容易流動,建盞采用正燒,受重力影響,導致口沿釉層較薄,而器內底聚釉較厚,建盞施半釉,施釉圈釉水厚到一定程度會往下落,故有掛釉現象,俗稱"釉淚"。當釉淚垂而不落時,形成特有的個性美,當釉水落下過於盞底,沾到窯上,影響美觀,則視為瑕疵。當釉淚垂而不落時,既不粘底無損美觀,又顯示了施釉者手藝高超。
由於建盞燒製時普遍采用的是蘸浸法一次性施釉,且釉層普遍較厚,釉汁肥潤。建盞胎體外壁往往施半釉,以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但還是有余釉在高溫易於流動,故有掛釉現象,這種現象在老盞中較加普遍存在。其次釉水施用的分量是否恰當,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釉淚的形成;過少,在高溫之下,容易形成側釉的問題,過多則容易粘底。以市面上常見的油滴與兔毫為例:如果釉施的過薄,首先會導致兔毫或者油滴形成的效果不佳,"條不可能達"或者"油滴不可能飽滿";其次出現縮釉等重大瑕疵的幾率高了很多,也就導致廢品率升高。
建盞燒製過程采用的是正燒 ,又稱為"仰燒",是一種利用匣缽盛裝坯件的燒造方法。入窯前先將施好釉的器皿口部向上放在特製的匣缽內,利用匣缽隔絕火焰與器皿的直接接觸。使用匣缽燒製瓷器能夠有效避免煙火以及落灰等雜質汙染瓷器,保證了釉面潔凈,並可使坯件受熱均勻,大大是提高了產品質量。宋代建窯采用的便是"一缽一器",即一個匣缽之內只放一個墊餅、一只建盞。這樣的話,能夠更好的控製進氧量,使得每只缽內不管是溫度還是氣氛都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範圍,這樣能夠產出釉面更好的建盞。但由於建盞施厚釉,在高溫燒製下釉水受重力影響流動,聚集在盞器底部。故建盞施半釉,當施釉圈釉水厚到一定程度會往下落,形成掛釉。
建盞釉淚的形成主要是依靠釉水的流動,一般需要窯溫達到1250度以上才能使釉水順暢流動。由於柴燒窯溫的不可控製,具有很高的機動性質。只能大原則掌握住,其他的呈現就視為隨機性的效果。並且在窯內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窯內氛圍劇烈,加劇釉水的流動,容易有粘窯現象的產生。反之窯內溫度稍低,則釉水不流或流動緩慢,造成堆釉或過度露胎的情況,不僅影響建盞的美觀更容易導致變形。所以控製釉水的流動,使之恰好垂釉欲滴是需要多個因素的配合。
釉淚的存在,是建盞的特點之一,更是一種美感,一種工藝的體現,並不是瑕疵,反而是一只具有優質斑紋並具有釉淚的建盞,更具有收藏和把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