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離不開好盞,那好盞離不開的是?
在宋代,最好的茶是建州的北苑貢茶,最好的盞是建窯建盞,然而那時候的盞不是現在這樣直接上手拿的,得擱盞托上用。宋代最好的盞托是什麼樣的?
盞托的作用
觀察宋代的茶畫會發現,茶盞和盞托常常一起出現,可謂焦不離孟。
我們今天喝茶采用泡茶法,不需要盞托,故而多數人對它感到陌生,但是在宋代,盞托曾是不可或缺的點茶器具。
直到今天,日本茶道使用天目茶碗點茶時,仍然會將茶碗放在盞托上使用,而且過程只能面對面傳授,不允許錄影,規格很高。
宋代的盞托,形製很像一個高臺。宋代的茶盞和盞托一同傳入日本,前者被稱為天目,後者就被稱為天目臺;材質有陶瓷、金屬、漆器等,很多樣化。
盞托和茶盞一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就如同宋代生產黑釉茶碗的窯口那麼多,蔡襄等人最為推崇的還是建盞一樣。如果珍貴的茶盞隨便抓個大路貨盞托搭配,總有些格格不入。
既然點茶是一門講究的事,挑選盞托也不能馬虎。
日本那邊給國寶、重要文化遺產這些高級別的建盞搭配的盞托基本上是流傳到日本之後自行搭配,或者宋代傳過去之後混搭,經常有些違和。
▼日本雜誌拍攝的館藏建盞和盞托,盞是真的好,不過朱紅的盞托搭配兔毫盞,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正確的搭配是?答案就在宋人的書裏。
和建盞最相配的盞托是?
盞托對於茶盞有多重要?與建窯黑釉盞最為匹配的盞托,應該是什麼樣的?
查閱南宋的《茶具圖贊》或可窺見一二。該書作為中國第一本茶具圖譜,集宋代茶俗之大成,總結出宋代點茶必備的十二種茶具,冠以宋代官職,稱為十二先生。
該書毫不意外地將建盞作為茶盞的典型代表,並系統介紹了宋代點茶步驟中所需要用到的所有茶具。
書中認為,茶盞代表應為「陶寶文」,即建窯兔毫盞,盞托則應首推「漆雕秘閣」。
書中寫道,「漆雕秘閣,危而不持,……而親近君子。名承之,字易持,名古臺老人。」
「漆雕秘閣」四字意為:此具復姓「漆雕」,指一種漆器工藝。而「秘閣」原指藏書之地,宋時有直秘閣官製,閣、擱同音,以秘閣稱盞托,暗喻把建盞擱在盞托上這個動作,秉承《茶具圖贊》一貫的雙關幽默作風。
再其名為「承之」,意即承茶盞與茶之重。字「易持」,則指其「盞托」的真實身份,起便於端持之用。所號「古臺」,指其外形似臺。
其余句子大意是,點茶需要將茶盞預熱,是會燙手的,有茶托才能用於持危,使之不顛。用盞托端著茶盞不怕燙,不會將茶盞打翻。
盞托是兔毫盞的絕佳輔助器具,用來給君子托舉就飲,是極好的。
從《茶具圖贊》的文本和配圖上看,可以證實盞托在宋代點茶中的關鍵作用,自然也證明其對建盞的重要,不過還是有一些疑問需要分析解決。
問題1:《茶具圖贊》推崇的「漆雕」盞托,具體指哪種漆藝?實物究竟是什麼樣的?
問題2:《茶具圖贊》為何認為這類漆器盞托是建盞的最佳輔助?
要解答這兩個問題,需要先了解漆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漆器的工藝分類。
曾經無處不在的漆器
漆器在當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常見了。
傳統漆器使用的漆是生漆,也叫大漆,是天然植物漆,以漆樹上采集的乳白色膠裝液體製成,和現代工業社會人工合成的油漆不同。
我們的祖先從新石器時代起就已經用生漆加工器物,生漆製品性質穩定,無毒無害,而且容易加工(在古代而言,在現代和合成漆相比耗費的時間會長很多),可謂天賜的塗料。
中國人在幾千年和生漆打交道的過程中,創造出了璀璨的漆器文化。
▼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
古人的首飾盒、胭脂盒、食盒、屏風、碗碟等都常以漆藝製作,還撰有專門的漆藝書籍《髹飾錄》等(髹,音xiū,意思是用漆塗在器物上)。
漆器防蛀、防腐蝕、防水、輕便,而且歷久彌新,便於保存。在現代漆出現之前,是很好用的材料。
許多傳世的漆器,過了千百年,還光亮如新。
不過傳統的漆器工藝耗時耗工(生漆采集是季節性的,製漆和上漆都要以年為單位,還得全手工),所以到現代主要以藝術品、奢侈品的姿態出現,比較少作為日用品。
▼江詩丹頓將日本漆藝——蒔繪融入表盤設計中。梵克雅寶等大牌也做過蒔繪表盤
▼中國傳統漆器藝術百花齊放,有平價的素漆,也有螺鈿、犀皮、剔犀、剔紅等奢侈的裝飾手法。這些技藝多數都已經被列為非遺保護項目。
▼現代犀皮工藝品
其中剔犀和剔紅,也就是《茶具圖贊》中說的漆雕。
名貴的剔犀與剔紅
「剔」指硬碰軟的動作。
剔犀、剔紅之所以稱「剔」,就是因為這類工藝是一層一層地刷生漆,然後在漆半幹的時候用刀加工出立體的紋樣,最後的成品會非常驚艷。
這類工藝復雜繁瑣:
第一,漆要刷很多層;第二,漆的軟硬度要把握好,太軟會粘刀,太硬就剔不動,必須得在軟硬適中的時候剔刻。
漆雕對工匠的手藝,要求非常嚴苛。所以需要極大的成本。自然成為漆器中的奢侈品。平民消費不起,都是顯貴官宦才能使用。
這裏就可以看出「漆雕秘閣」和建盞一樣是宋代茶具中的奢侈品。不過具體來說,「漆雕秘閣」究竟是指剔犀還是剔紅的盞托呢?答案也是有史可考的。
漆雕秘閣究竟是剔犀還是剔紅?
宋代的剔紅器皿,傳世很少,而且刀法都比較淺,到元代以及明清才開始越來越深(刻得越深難度越大),而且剔紅工藝的裝飾紋樣多為花鳥樹木。
而剔犀工藝在宋代已經發展成熟,且采用的裝飾紋樣多為如意雲紋,真相來了,《茶具圖贊》中的「漆雕秘閣」白描圖,紋路簡直便是如此。
「漆雕秘閣」的真面目,應當是剔犀盞托無誤。
素雅的剔犀盞托,與建盞天生一對
剔犀盞托從身價和藝術性來說,都是建盞的絕配。
第一、
剔犀盞托工藝復雜,價格不菲,是宋代的頂級漆器,和宋代的頂級茶盞——建盞地位相當。
剔犀工藝需先以紅、黑兩色或三色(第三色多為黃色)相間,刷在胎骨上,直到相當的厚度後,斜剔出紋飾,故在刀口斷面露出不同的色層。
第二、
剔犀盞托的材質特性與建盞匹配。
首先它防水耐燙,不怕被熱水濺到。雖然瓷製、金屬製盞托也防水,但是後二者太重了。
本身建盞就是厚重的鐵胎瓷器,若是盞托和盞一樣重,甚至更重,會給端盞的手帶來不少負擔,所以還是輕滑溫潤的漆器好使。
其次,漆器還耐碰撞,不需要輕拿輕放。
而且剔犀盞托耐久性很好,即使經年累月,仍然光亮如新,和宋代建盞千年後仍然斑紋清晰、釉色亮澤的性質一致。
第三、
剔犀盞托的外觀與建盞風格一致,審美上甚為協調。
漆器質感與金銀器的冷艷亮麗殊為不同。而剔犀盞托又有粗看樸素,細看卻內有乾坤的特點。
畢竟剔犀器皿刷漆層數極多(單層漆只是薄膜,刷到能夠剔出立體花紋的厚度,可見層數得有多少),又是以不同顏色錯開刷漆,導致剔成後,形成獨特的漆層線,紋理層次分明、富於變化;而且剔犀器常以如意雲紋裝飾,大方優雅。
建盞正好也是一眼看去不甚亮眼,但對著光線細看,斑紋若隱若現,變幻多姿,頗有別致意趣。
另外,剔犀盞托作為使用連續紋樣裝飾的手工製品,講究線條的流暢、連續與對稱。
建盞的斑紋是天然形成的,恣意率性,兩者的點綴方式互補,都非常耐看,搭配起來再合適不過。
不得不說宋人品茶確實很有一套,對點茶步驟中涉及的每一種茶具都很有講究,甚至特意為它們寫書,還配圖。才能給後人豐富的材料去追溯當時的盛況。
剔紅器拍賣價早已不菲,剔犀器不應落後
了解剔犀盞托與建盞的相配之處後,很多朋友會好奇,它的收藏價值比起建盞來如何,國內市場現狀怎樣?
我們先來看一只成交價230萬港幣的剔犀盞托▼
這只剔犀盞托直徑20cm,漆層肥厚、光澤蘊亮、雕工精細、刀鋒犀利、刀口深峻,紋飾也流暢委婉,不過紋飾有些許不規整。
它最大的特點是采用較為罕見的紅、綠相間漆層,而非傳統剔犀器的紅黑相間。拍出這個價格是比較合理的。
根據觀察,這應該是市場上剔犀盞托拍出的最高價了。而下圖這只只估價達800萬的盞托,最終是流拍的,原因不是價格虛高,而是有價無市。
這只剔犀盞托為201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李氏家族(收藏家李汝寬父子)漆器專場拍品,產於宋代,直徑16cm。紋飾刀工極其精巧,手持處為優雅的葵瓣形,保存得又非常完好。
這只盞托可說是剔犀器中的極品,至於原因,和其他常見的剔犀盞托對比就清楚了。
一般剔犀盞托的雲紋多有中心留白,除張成這樣的頂級漆工之外,留白容易刻得大小不同。
而上圖這只盞托精巧之處就在於,每一處空間都利用到極致,剔刻出的如意雲紋,連續性、對稱性都無可挑剔,布局也十分完美,顯得踏實穩重,如行雲流水,毫無淩亂之感。
具有類似紋樣的產品傳世很少。
博物館中也只有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就是本文前半部分所帖圖片中那只,品相和刀工稍遜於李氏家族所藏盞托)、美國洛杉磯市立美術館有收藏相似的款式。
中國的博物館都沒有收藏這個等級的剔犀盞托(也可能是我沒找到,歡迎盞友補充指正)。
李氏家族所藏這只剔犀盞托,工藝如此精湛,存世又稀少,應屬宮廷用品,很可能是宋徽宗禦用的,800萬的估價十分合理,可是卻流拍了。說明收藏界對剔犀的接受度還不夠高。
同樣是奢侈的雕漆器皿,剔紅就比剔犀火。
200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時,一件明代永樂帝禦用剔紅牡丹大圓盒成交價1287萬港幣,創下剔紅拍賣紀錄。
2004 年,另一件永樂雲龍紋剔紅盒在香港蘇富比秋拍會上又拍出1194萬人民幣,剔紅器自此成為漆器中的收藏熱門。
同樣是盞托,有一只明永樂剔紅「穿蓮龍紋」盞托估值達3000萬港幣▼
一些建盞流傳到日本後,日本藏家會自行搭配元、明時期的盞托,也會附上木盒,成套拍賣,亦有成交的例子。但是這些另附的盞托年代晚於宋,工藝不如剔犀的貴重,色彩又偏艷麗,與建盞不甚相符。
堆朱是剔紅的「平價仿版」,工藝更簡單。
因為飲茶習慣和生活習慣的變遷,剔犀工藝雖然也被傳承保護起來,但很少人將它和建盞聯系在一起。
即使是高段藏家也未必會在收到好盞之後,去特意尋找真正匹配的盞托。
這就造成,多數好盞沒配適合的盞托,極品剔犀盞托又沒搭配極品建盞(如下圖大英博物館展品)的現狀,個人覺得這點還是挺遺憾的。
喜歡建盞的朋友,多數都是尚雅好古之輩。
宋代與建盞絕配的盞托,不應就此被埋沒,剔犀盞托這樣美好的器皿,值得和建盞一起被更多人知道,故撰此文,以示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