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茶與煎茶
唐宋時代的飲茶,乃茶末與茶湯同飲,飲後不留余渣。至於烹茶法,元明以前,則可大分為二:其一
煎茶,其一點茶。
煎茶盛行於唐,陸羽《茶經》載其法最祥;兩宋則盛行點茶,蔡襄《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
乃點茶法經典。
煎茶與點茶,皆須煎湯亦即煎水。前者煎湯於茶銚,後者煎湯於茶瓶。湯至後貨恰好之際,若煎茶,
則將細碾且細羅之後的茶末投入滾湯。若點茶,此前便須炙盞,《茶錄》所謂「凡欲點茶,先須熁盞
令熱,冷則茶不浮」。
嗣後以小勺舀取茶末,在盞中調作膏狀,於時以湯瓶沖點,邊沖點邊以竹製的茶筅或銀製的茶匙在盞
中回環攪動,即所謂「擊拂」。
點茶需要技巧,尤重盞面浮起的乳花。又以因擊拂之法不同盞面泛起之乳花不同而各有名目,自第一
湯至第七湯而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