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建盞為何能在瓷器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筆
「器為茶之父。」茶具與茶親如父子、密不可分,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茶具的演變史。「茶色白,宜黑盞。」宋代鬥茶之風盛行,時人崇尚白色的湯色,因而與建茶相匹配的黑釉瓷的代表——建盞成為宋代最好的鬥茶器具而名重一時,並作為貢品在中國陶瓷史上獨享至高無上的尊榮。
葉禮旺大撇口黃兔毫 展示
盞因茶而興,茶因盞而妙。建盞與建茶珠聯璧合、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宋代茶文化的燦爛篇章,也見證了宋代茶文化的鼎盛。9月18日,「宋代茶文化探訪之路」大型全媒體采訪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探訪建窯遺址,發掘建盞與宋代茶文化的淵源。
葉禮旺大撇口黃兔毫 盞內
盞是宋代人對茶碗的稱呼。建盞是在建窯燒製而成的黑釉瓷的總稱,因歷史上處於建州、建寧府轄地而得名。」「建盞始燒製於五代末,兩宋時達到鼎盛。」在魏尚人的娓娓而談中,建窯建盞的歷史脈絡漸漸清晰起來:建盞於五代末創燒,以燒製青釉瓷為主,同時也燒醬釉。北宋初年,建窯興起,開始燒製黑釉瓷。兩宋時期是建盞的鼎盛時期,當時窯場生產規模宏大,大量燒製標準的黑釉瓷,主要是建盞。明代時期,由於朱元璋宣布廢龍鳳團茶興散茶,鬥茶、點茶之風逐漸消退,由此建盞的產量迅速縮減,建窯走向衰落,建盞逐漸停燒。直到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仿古建盞研製成功,這個宋人遺留給後人的瑰寶才得以復興。數百年間,建盞失而復得,窯火重生,是建盞的幸運,更是今人的幸運。
葉禮旺大撇口黃兔毫 盞底
建窯是宋代八大名窯之一,也稱建安窯、烏泥窯、水吉窯,以燒製黑釉瓷聞名於世。建窯在兩宋時期尤其是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其鼎盛時期,窯址位於今建陽水吉鎮一帶。作為建窯建盞的發源地,宋代時的水吉鎮曾經「百窯相連,窯工數千,窯火晝夜不熄」。如今,水吉鎮的蘆花坪一帶仍遺存著國家級保護文物、長130多米的全國最長的建窯龍窯窯址。記者在現場看到,該窯址已經被保護起來,打開厚厚的木門,迎面是一堵粉墻,粉墻背後就是一座用青磚灰瓦覆蓋著的北宋建窯龍窯遺址。它依山而築,似一條斜伏的龍橫在山上。地上殘留著黃土、磚壁,還有一些破碎的建盞殘片,雖飽經風雨,但釉色依然黑亮如初。據說這樣傾斜設置的窯體,本身就起著煙囪的作用,火焰抽力大、升溫快,燒成溫度最高達1300℃,一窯裝燒量高達10萬件。
葉禮旺大撇口黃兔毫 細節
建盞的燒製工序繁復,它必須歷經選礦、瓷礦粉碎、淘洗、配料、陳腐、練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燒、上釉、裝窯、焙燒等13道生產工序,必須協調坯土、釉礦、窯溫和窯中氣氛這四大燒造因素。釉色是建盞最吸引人之所在,也是建盞製作中難度最大的一個環節。由於結晶釉在窯爐高溫中難以控製,加上氧化鐵含量高的坯體難以承受高溫,要燒製一件外觀沒有缺陷又具美麗斑紋的建盞極為困難,宋代燒製幾千萬件建盞才能偶得一兩件最珍貴的曜變盞,燒製上百萬件建盞,才得一兩件油滴盞。據日本1511年出版的《君臺觀左右帳記》史冊裏記載:曜變是建盞之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換算下來,曜變價值700多公斤黃金,油滴價值360多公斤黃金,而兔毫盞也要價值210多公斤黃金。從這裏不難看出,建盞價值之高。